我国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注册研究(全国323家医院5378例患者使用,价格,医保政策和认知等影响使用)
本研究采用的德国百多力公司的家庭监测功能的CIED,其数据自动每日传输。本研究显示,5378例患者中,有77例从未接收到信息,其余5 301例共传输信息381.7万余次。
此外,本研究首次显示了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CIED患者的地域分布情况。北京地区的植入量占首位,为2240例,占全国总量的41.7 %。
从2009年到2014年,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CIED总量有增加,但是自2012年植入量趋于稳定,不再增长。研究者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价格、报销等方面制约了其发展;另一个方面可能是由于植入了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CIED后,患者的随访得到了有效管理,但是无形之中增加了医院和医生的工作量。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而且采用了第三方公司对于远程监测数据进行管理,有效解决了数据和信息传输率低的问题。自2010年10月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后,其无信息传输的比例从之前的12.6%下降至8%左右。
来源:陈柯萍,华伟, 刘欣,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临床应用——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 20: 357-361.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从居住地分布情况看,在植入家庭监测功能的CIED患者中,北京患者仍然占据首位。在北京接受治疗的2240例患者中,59.7%来自北京市,40.3%患者居住地远离植入中心,有8.1%来自河北省,5.4%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地区和省份所占比例均<5%。
图1 2009~2014年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量
平均随访近2年,死亡率为8.3%。其中植入起搏器、ICD和CRT-P/D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6.0%、9.8%和17.4%。
研究者表示,从本研究数据看,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CIED已在国内应用,但价格、医保政策以及认知程度等因素均影响了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从某种程度看,远程监测对国内患者更加有利,远程监测CIED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有更大发展空间。
近期,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发布。自2009年国内引进了第1台有远程监测功能的CIED以来,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国323家医院共5 378例患者植入,其中起搏器占了68.0%。
图1 2009~2014年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类型比例
复旦学者在Circulation发文提示,“缺叶酸导致先心病”说法有误,叶酸利用率才是关键!
叶酸缺乏是包括出生缺陷、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在内的危险因素,补充叶酸可预防先心病等出生缺陷。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是,血叶酸水平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出生缺陷。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赵健元研究团队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决定新生儿先心病风险的是叶酸利用效率,而非血液中游离叶酸浓度。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2:26:01
0000冠心病合并晚期肾病,也应放支架或搭桥!安贞医院宋现涛等研究
冠心病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主要死因。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死亡风险逐渐增加。但合并晚期CKD,尤其是接受透析的冠心病患者,医生往往不愿意进行支架或搭桥治疗。近日,安贞医院宋现涛等发表Meta分析研究称,对于合并晚期CKD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冠脉介入降低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而搭桥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相似。通过手表发现房颤合理吗?欧洲心脏杂志文章称:无症状房颤筛查成本获益不明确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预计在未来30年内发病率将翻一番。心房颤动与卒中风险增加5倍相关,但抗凝治疗可将此风险降低约65%。房颤筛选是提高房颤检出率,通过早期抗凝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的方法。去年在ACC年会上公布的“苹果心脏研究”(AppleHeartStudy)发现,苹果手表能捕捉到房颤。但目前指南不建议房颤筛查,理由是系统筛查的成本-获益不确定性。心脏表面油腻,冠脉容易出现病变!苏州大学三附院研究
日常生活中,人们爱用“猪油蒙心”来形容一个人糊涂。心脏如果真被油(脂肪组织)“蒙住”,确实是有问题的。此前河北学者发现,心脏表面脂肪多,出现房颤的风险较高。3月4日,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者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怀疑有冠心病的病人中,心脏表面脂肪越多,冠脉出现病变的可能性越大。该研究连续入选了194例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普通CT和冠脉造影检查。低钠盐虽贵,但实际更划算! Circulation武阳丰等新分析
近期,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等完成的SSaSS研究首次证实,低钠盐(也称代用盐),即在普通食盐(氯化钠含量90%~99%)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具有咸味的氯化钾,减少氯化钠的摄入,可减少14%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减少12%的全因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