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表面油腻(冠脉容易出现病变,苏州大学三附院研究)
日常生活中,人们爱用“猪油蒙心”来形容一个人糊涂。心脏如果真被油(脂肪组织)“蒙住”,确实是有问题的。
[1]Association of Epicardial Fat Volume With Increased Risk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4 Mar 2021
这与此前江苏南京学者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似,后者发现,变老、变胖、血压高、胰岛素抵抗、血糖高、甘油三酯高等情况下,心脏表面脂肪会增多。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阻塞性冠心病风险呈线性相关。
3月4日,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者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怀疑有冠心病的病人中,心脏表面脂肪越多,冠脉出现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3]李佳凝,孔维敏,高昕,等. 心周脂肪体积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1089-1093.
由此可见,要想不让心脏油腻,就要尽量保持健康体重,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研究连续入选了194例怀疑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普通CT和冠脉造影检查。
来源:
中国早期防治舒张性心衰专家建议指出, 舒张性心衰早期预防重在干预心外膜脂肪组织,推荐对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肥胖人群,针对性选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二甲双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或他汀类药物,以预防舒张性心衰。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脉出现病变的风险增加1.82倍。
一项丹麦研究显示,12周的阻力训练可将心脏表面的脂肪减少31%。
[5]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防治专家建议.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1, 37: 1-6.
研究者还发现,心外膜脂肪越多的患者,年龄越大,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比例越高。
校正所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钙化评分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阻塞性冠心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要想给心脏“去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高危因素必不可少,另外可以考虑用一些药物。
此前河北学者发现,心脏表面脂肪多,出现房颤的风险较高。
[2]寇晨光,李彩英,贾芳莹,等. 256 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214-1217.
研究者发现,44.3%的患者存在冠脉狭窄≥70%的病变,其心外膜脂肪较多(脂肪组织体积较大)。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脉出现病变的风险增加1.31倍。
[4]Effect of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on Cardiac Adipose Tissues: Secondary Analyse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3, 2019.
先心病外科术后,高血压风险增11倍!加拿大研究
来自加拿大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匹配队列研究发现,先心病患儿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长期高血压风险较高,其高血压发生率大约是健康儿童的12倍。因此,研究者认为,先心病患儿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需要为降低长期高血压风险接受必要的干预,包括终生常规监测血压,尽早发现高血压并进行干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郑昕:摘要和引言决定文章命运
题目是文章的浓缩;摘要和引言是决定文章命运的两个关键;摘要是文章的精华;引言点明创新性和重要性,是文章的价值所在;方法关乎对文章科学性的评价;结果是陈述客观发现;讨论要呼应引言,突显意义;文献要言出有据,引用得当。论著内容结构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和正文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题目Framingham研究新发现:每九个男士一生中就有一人发生心原性猝死
近期,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学者在JAHA杂志发表文章称首次建立了终身心原性猝死风险的评估方法。据他们预测,男性的心原性猝死的终身(85岁)风险约为10.9%,即约9个人中就会有1人发生心原性猝死,而且多发生在70岁之前。而女性心原性猝死的终身风险仅为2.8%,即约30个人中就会有1人发生心原性猝死.维生素D可改善心功能!伊朗研究
既往有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同龄健康人群,而缺乏维生素D与死亡相关。还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多缺维生素D。那么补充维生素D,会如何?近日一项伊朗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心衰患者,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左心室功能。【TCT2018】MAIN-CompPARE研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和搭桥10年效果相当
根据TCT2018发布的MAIN-CompPARE研究数据,接受PCI治疗的左主干病变患者与接受CABG治疗的患者相比,在10年内具有相似的死亡率和临床预后,但PCI的靶血管再血管化率更高。研究人员分析了2000-2006年期间的2240例无保护左主干冠心病患者数据,接受CABG的1138例患者,接受PCI的1102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