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mingham研究新发现(每九个男士一生中就有一人发生心原性猝死)
近期,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学者在JAHA杂志发表文章称首次建立了终身心原性猝死风险的评估方法。
来源:Bogle BM, Ning H, Mehrotra S, Goldberger JJ, Lloyd-Jones DM. Lifetime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Community. J Am Heart Assoc, 2016, 5: e002398.
研究者指出,男性心脏性猝死的终身风险远高于结肠癌的终身风险(1/21),当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像结肠癌那样进行常规的筛查。
据他们预测,男性的心原性猝死的终身(85岁)风险约为10.9%,即约9个人中就会有1人发生心原性猝死,而且多发生在70岁之前。而女性心原性猝死的终身风险仅为2.8%,即约30个人中就会有1人发生心原性猝死.
随访期间,375人发生心原性猝死;男性心原性猝死风险高于女性。
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如果有两个以上危险因素,则有更高的心原性猝死终身风险,且不低于12%。
45岁时,男性心原性猝死的终身风险为10.9%(大约1/9),而女性终身心原性猝死的终身风险仅为2.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研究者指出,无论男性或女性,单纯的高血压或联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预示着心原性猝死的终身风险高。而且高血压水平比其他危险因素能更精确地预测心原性猝死的终身风险。
研究纳入曾参与弗雷明汉心脏研究且无心血管疾病的5000多例受试者, 随访160 396人年,根据血压、总胆固醇、吸烟和糖尿病等四项主要危险因素计算心原性猝死的整体的终身累积发病风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他汀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倒退?美国新声明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USPSTF)发表了一份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声明。该声明依据年龄和10年心血管病风险[根据汇总队列方程(PCE)预测]来判断是否应用他汀进行一级预防:对于伴有≥1个心血管病风险因素,且估算的10年心血管病风险≥10%的40~75岁人群,建议应用他汀进行一级预防(B级推荐);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6:00:130000美国心脏协会称有四种情况可隐形升高血压:测量不正确可让血压假性升高
高血压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慢性病之一,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45亿,高血压防治任务艰巨。除了生活方式调节和药物治疗,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出,高血压患者还要警惕日常生活中4种可隐形升高血压的情况。1、不正确测量血压:不正确检测血压会导致血压读数出现“假高”。阜外医院华伟和张澍等: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前,多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左心室电极导线是通过冠状静脉窦逆行植入左心室心外膜面,行心外膜起搏。有研究认为左心室心外膜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复极异常,增加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也有研究认为CRT改善左心室重构,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FDA强制添加含糖标签将有奇效:20年内会预防近100万人患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针对包装食品和饮料的强制添加糖标签政策将于2020年至2021年生效。根据一项由塔夫茨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的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的新模型研究结果,该政策可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和社会带来重要的健康收益且节约成本。这项研究发表在《循环》杂志上,是首次评估新标签对健康和经济的潜在影响。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00:500000上海房颤患病率0.88%,近六年抗凝率增长近两倍!3000万医保居民数据分析
一项基于2015~2020年医保数据库的研究发现,我国上海的房颤及房颤相关事件负担较重,近年来房颤治疗有明显改善,不受或仅轻微受新冠肺炎疫情的阻碍。该研究显示,在上海3000万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88%;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80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达6.7%;女士中房颤患病率高于男士(0.89%vs.0.88%),这可能与80岁以上女士中房颤负担较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