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脉弥漫病变(药物支架联合药物球囊可行,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
对于原发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单纯置入支架,往往支架长度较长,增加远期不良预后风险,如果置入支架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效果如何?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乔树宾、许浩博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药物洗脱支架联合药物球囊治疗这种病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永久性支架梁的置入,所有患者均操作成功且无院内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研究者认为,药物支架联合药物球囊是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弥漫病变一种潜在可行的方法。这项研究共纳入2018~2020年在该院行药物支架联合药物球囊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患者 57 例共60个靶病变,患者平均年龄59.9岁,男性75.4%,33 例合并2 型糖尿病。平均置入药物支架1.4±0.7 枚,平均应用药物球囊1.1±0.3个;药物支架治疗节段的平均病变长度为35.1±15.1 mm,DCB 治疗节段的平均病变长度为22.2±8.5 mm。药物球囊的应用减少了支架梁的置入。50 个病变在近段血管直径较大处置入药物支架,而远段血管直径较小处应用药物球囊扩张。术前药物支架治疗节段的参照血管直径大于药物球囊治疗节段(P<0.001),且病变长度更长(P<0.001)。药物球囊治疗节段出现术后夹层 16 个(26.7%),其中 A 型夹层 5 个(8.3%),B 型夹层 11 个(18.3%),无C型及以上夹层。
所有患者均操作成功,且无院内急性血栓事件发生。在平均随访18.2±9.2个月期间,2 例(3.5%)患者发生靶病变血运重建,其中 1 例(1.8%)因支架内再狭窄应用 DCB 治疗,1 例(1.8%)因急性支架内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行靶病变血运重建。研究者指出,支架梁长度是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永久性长支架梁的存在不仅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导致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限制了后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研究者认为,对于可能需要置入过长支架的弥漫病变患者,介入策略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在国外报道的两项药物支架联合药物球囊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研究中,也均显示所有病变操作成功,并且无急性院内血栓事件。这提示,药物支架联合药物球囊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安全可行。此外就药物支架与DCB治疗相比,前者可能更容易发生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研究者表示,未来还需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和不同类型药物球囊在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联合治疗与单纯药物支架治疗原位冠状动脉弥漫病变的疗效。
人乳头瘤病毒(HPV)致宫颈癌?韩国研究称,还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很多人初听其“大名”,多是由于注射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缘故。殊不知,HPV的危害或不止于此。近日,一项韩国研究发现,感染了高危HPV还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尤其在那些肥胖以及有代谢综合征的女性中。在校正了年龄后,研究显示,感染了高危HPV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26%。【ESC2016】ESC和EACTS首次联合发布房颤指南:强调房颤的早期诊断,并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为一线治疗
8月27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首次联合发布了房颤管理指南。指南原文同期在EurHeartJ和EurJCardiothoracSurg上发表。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7:46:060000远程医疗,或可破解高血压防控难题!王继光携手亚洲专家评述
全球高血压的患病率高,大多数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仍然很低,这是不可不面对的现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携手亚洲近20余位学者近期撰文指出,远程医疗为改善血压控制提供了各种可能,远程医疗或可最终改变高血压管理不尽人意的状况。在一些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的国家,例如美国和加拿大,降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方法,即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40/90mmHg,降低为130/80mmHg,或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的控制。阜外医院研究称:二尖瓣置换后瓣周漏可不开胸、通过介入治疗
阜外医院张戈军、万俊义等总结12例经导管封堵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手术经验,提出虽然经导管介入封堵外科术后瓣周漏具有一定并发症风险,但是具有可以接受的成功率及近中期效果,可以在有经验的中心谨慎开展。本组12例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10例(83.3%)介入成功。介入治疗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平均6.5年。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1~28月,全组患者无死亡,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