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多层CT一站式诊断经验:结合3D打印技术完美展现病灶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马小静、李炜等提出,多发或起源少见部位的心脏黏液瘤既有着与常规单发左心房黏液瘤相似的影像学表现,又有其特殊征象,需要密切结合超声心动和多层CT进行诊断,两者优势互补。
研究者表示,超声心动图对于瘤体的运动、瘤蒂的位置、形态和附着点判断优于MSCT。而MSCT可同时排除有无肺动脉栓塞以及冠状动脉病变。
单发右心房黏液瘤影像表现非常典型,MSCT增强扫描显示界限清晰、边缘光整(规则或不规则)团块状充盈缺损,瘤体内密度不均匀,可有不规则轻度强化影及不同程度钙化;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就是瘤体活动度大,有蒂附着于房间隔中央部,收缩期和舒张期通过三尖瓣在右心房、心室之间来回运动(图1A、1B)

图1A-1B:患者术后6年复查,舒张和收缩期,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MIP图,右心房、心室内可见团块状充盈缺损,活动度大。
对于左心房非卵圆窝起源或多发的黏液瘤,因其起源部位罕见,瘤体活动度不大而相对不易明确诊断。
研究者指出,如果多层CT增强扫描后瘤体大部分呈低密度且边缘清晰、无明显或仅轻度强化,超声心动图又观察到瘤体有蒂且附蒂摆动这一较为特异的征象,需要高度怀疑黏液瘤。
而且多层CT的优势是可同时排查冠心病和肺动脉栓塞。研究者指出,特别是对老年、右心黏液瘤的患者,这一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因为黏液瘤组织结构疏松,在高速血流的冲刷下易于脱落造成不同程度肺动脉栓塞。
因此特别注意右心房黏液瘤需要和黏附于卵圆窝处的血栓相鉴别。
原因在于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压力升高致血栓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左、右心房内分别见一长短不一条状充盈缺损,两者之间通过卵圆孔相连,病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极易误诊为黏液瘤(图2A),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干内见充盈缺损,可见“马鞍征”(图2B,箭头所示),考虑新鲜栓塞所致。
超声心动图检查收缩期右心房腔内不均匀内“瘤体”反射,边界欠清,不规整,附着于房间隔中央部(图2C): 舒张期“瘤体”越过三尖瓣摆入右心室流入道(图2D),此例经溶栓治疗后“瘤体”消失,证实原骑跨两心房之间的充盈缺损为血栓。

图2A-2D:右心血栓影像图
研究者认为,以下四点可以提供两者鉴别:(1)右心房血栓一般形态不规则、条带状居多,而黏液瘤一般都具有肿瘤的基本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2)有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且超声心动图提示静脉内有血栓的,提示有右心房血栓的可能;(3)血栓一般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超声心动图图像上一般有分层表现,而黏液瘤无此征象;(4)可通过临床试验性抗凝或溶栓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如果右心房内的充盈缺损完全消失,高度提示为血栓。
超声心动图对于瘤体的整体形态观察不如多层CT,因为多层CT运用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任意平面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以及三维容积成像,甚至可以结合3D打印技术,完美展现病灶。
研究纳入经手术证实为非起源于左心房卵圆窝的心脏黏液瘤14例,其中右心黏液瘤8例,左心房多发黏液瘤2例,左心房侧壁、二尖瓣区黏液瘤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5~65岁,中位年龄48.1岁。
14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2例,准确率约85.7%;MSCT诊断11例,准确率约84.6%。
来源:李炜,夏娟,孙庆军,等. 少见部位心脏黏液瘤的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和超声心动图诊断评价. 中国循环杂, 2016, 31: 8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彧:不停跳搭桥失败者术后风险高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然而,体外循环仍然是OPCAB的后盾,一旦有病情需要,及时中转体外循环,往往是最为安全的策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彧、刘曦等研究表明,中转率为2.37%。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靶血管暴露困难、恶性心律失常等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常见原因。老人常做家务,身心更健康!新加坡研究
很多人常常舍不得让父母做家务活,觉得坐在那里安享晚年才是最美夕阳红。不过近日一项新加坡研究发现,“十指常沾阳春水”是件好事儿,家务活能让老年人记性和专注力好,双腿有力量,进而更能防跌倒。而且常做家务活这点好处,还与跳不跳广场舞,工作上有无体力活动以及通勤无关。治疗舒张性心衰,有了新武器!EMPEROR-Preserved研究公布,阜外医院张健为中国总PI
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舒张性心衰)缺少手段?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的EMPEROR-Preserved研究带来好消息:对于舒张性心衰,不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恩格列净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0:20:32
0000饮食和运动建议,医生该常规提供!美国新声明
7月26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新声明建议,对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估算10年心血管风险≥7.5%)的成年人,临床医生应个体化提供关于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行为咨询干预,这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36:59
0000阜外医院研究:不“吃”线封堵卵圆孔未闭安全有效
阜外医院潘湘斌、杨滔等的研究表明,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安全、有效,近期效果满意。研究显示,在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行超声介导下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5例因声窗不清晰而加用食道超声辅助引导。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07: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