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但代谢健康(也不正常,开滦研究新分析)
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了“代谢健康型肥胖”这个概念。关于代谢健康型肥胖是否增加心血管风险,目前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代谢健康型肥胖人群的心血管风险与代谢健康的正常人群类似;但也有研究发现,这类人群的心血管风险明显增加。
中国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使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从战略层面全面布局,切实解决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认为,一个人有不健康的行为,会导致多个心脏代谢危险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又会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在基线代谢健康正常体重人群中,2010年23%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状态。在基线代谢健康的人群中,2010年维持代谢健康的肥胖和超重者分别降至63.91%和55.80%。
当然,代谢健康型肥胖如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的肥胖,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更高。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0年及之前纳入的54441名基线无心血管病的成年人随访至2020年。
年龄<55岁的基线代谢健康型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12倍;<55岁的基线代谢不健康超重人群、代谢不健康正常体重人群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23倍、89%。

来源:
基线代谢健康的肥胖人群,即便在2006~2010年期间仍保持“代谢健康”状态,其早发心血管病风险也仍然明显增加,这种相关性随着发病年龄增大而有所减弱。
在所有人中,基线时37.91%代谢不健康,18.69%肥胖,代谢健康型肥胖占7.89%(占肥胖人群的23.69%)。
分析显示,各年龄段基线代谢不健康的肥胖人群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均最高,55岁以下者发生风险增加1.68倍,≥75岁者发生风险增加55%。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5.4万余人的新分析表明,代谢健康型肥胖人群即便长期保持“代谢健康”状态,其发生早发心血管病的风险仍然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
中位随访9.59年期间,542人发生心血管病。
[1] Transitions in metabolic health and onset a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 J Prev Med, June 06, 2023.
在该研究中,代谢健康定义为0~1个以下标准:(1)血压升高(≥130/85 mmHg),使用降压药或自报由医生诊断高血压;(2)空腹血糖升高(≥5.6 mmol/L),接受降糖药物治疗,或自报由医生诊断糖尿病;(3)空腹甘油三酯升高(≥1.7 mmol/L),或使用降脂药物;(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男士<1.04 mmol/L,女士<1.29 mmol/L)。
作者指出,该研究说明,肥胖仍然是早发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即便是保持稳定的代谢健康状态也如此。另外,要想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不同体重指数人群均需维持代谢健康,尤其是年轻人。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ICU患者75%~100%有胃黏膜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发病后1~3天内75%~100%出现胃粘膜损伤,应激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平均为8%,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而且一旦发生出血、穿孔,病死率将明显升高。2015年发布的《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相关要点如下:1.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发生的3~5天内,少数可发生在2周左右。而且原发病越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也越加凶险。糖尿病患者体重波动大,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高
我们知道,一些生理指标的波动意味着危险,比如高血压变异性高则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危险高,心率变异性高也不好,还有血脂的高变异性也是一个危险因素。近期,在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AS)2018会议上发布的研究分析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体重波动大与较高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关,且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关。武阳丰CPACS-3 研究最新数据:我国二级医院女性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是男性的2.4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马宁波等发表的CPACS-3研究最新数据显示,二级医院中女性患者住院死亡率是男性的2.4倍。研究纳入的5525例STEMI住院患者中,女性患者不足三成,但女性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13.2%vs5.9%)。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年龄高低、是否既往有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均显著存在,在不具备任何疾病史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女性死亡率仍大于男性。Circulation杂志文章观点:不考虑年龄诊治高血压“荒谬”,最佳成人血压水平应该这么算
随年龄升高,血压升高。过去的教科书认为,血压升高是代偿机制。这一观点已经被摒弃,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把血压像年轻人一样来处理,风险无疑也会增加。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最近一期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FranzH.Messerli等关于年龄、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观点。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7:36:4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