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但代谢健康,也不正常!开滦研究新分析

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了“代谢健康型肥胖”这个概念。关于代谢健康型肥胖是否增加心血管风险,目前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代谢健康型肥胖人群的心血管风险与代谢健康的正常人群类似;但也有研究发现,这类人群的心血管风险明显增加。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5.4万余人的新分析表明,代谢健康型肥胖人群即便长期保持“代谢健康”状态,其发生早发心血管病的风险仍然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
当然,代谢健康型肥胖如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的肥胖,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更高。
作者指出,该研究说明,肥胖仍然是早发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即便是保持稳定的代谢健康状态也如此。另外,要想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不同体重指数人群均需维持代谢健康,尤其是年轻人。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0年及之前纳入的54441名基线无心血管病的成年人随访至2020年。
中位随访9.59年期间,542人发生心血管病。
分析显示,各年龄段基线代谢不健康的肥胖人群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均最高,55岁以下者发生风险增加1.68倍,≥75岁者发生风险增加55%。
基线代谢健康的肥胖人群,即便在2006~2010年期间仍保持“代谢健康”状态,其早发心血管病风险也仍然明显增加,这种相关性随着发病年龄增大而有所减弱。
年龄<55岁的基线代谢健康型人群,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12倍;<55岁的基线代谢不健康超重人群、代谢不健康正常体重人群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23倍、89%。
在该研究中,代谢健康定义为0~1个以下标准:(1)血压升高(≥130/85 mmHg),使用降压药或自报由医生诊断高血压;(2)空腹血糖升高(≥5.6 mmol/L),接受降糖药物治疗,或自报由医生诊断糖尿病;(3)空腹甘油三酯升高(≥1.7 mmol/L),或使用降脂药物;(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男士<1.04 mmol/L,女士<1.29 mmol/L)。
在所有人中,基线时37.91%代谢不健康,18.69%肥胖,代谢健康型肥胖占7.89%(占肥胖人群的23.69%)。
在基线代谢健康正常体重人群中,2010年23%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状态。在基线代谢健康的人群中,2010年维持代谢健康的肥胖和超重者分别降至63.91%和55.80%。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认为,一个人有不健康的行为,会导致多个心脏代谢危险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又会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中国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使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从战略层面全面布局,切实解决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来源:
[1] Transitions in metabolic health and onset a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 J Prev Med, June 06, 2023.
强化降压,可减少7%体位性低血压风险!5研究荟萃分析
很多人担心强化降压会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甚至有推荐认为在降压前或降压时应筛查体位性低血压,真的如此吗?近日一项纳入5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给了颗“定心丸”,研究显示,强化降压不仅不增加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反而可降低这种风险。研究者认为,不论是之前有体位性低血压还是接受强化降压时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都不应视为不采取降压或避免强化降压的理由。窦克非:分叉角度每增加1°,分支血管闭塞风险上升2.6%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等观察了1171例患者的1200处冠状动脉分叉病灶,分析了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叉角度每增加1°,分支血管闭塞风险上升2.6%。作者表示,之前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则发现,高分叉角度是主支支架置入后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作者认为,高分叉角度的分支闭塞风险不能被忽视。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4:35:25
0000ACC2018:这种痛风药物被证实增加死亡风险,研究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在本届ACC科学年会上,WilliamB.White教授发布的CARES研究提示,伴有痛风的心血管病患者长期应用一种降尿酸的药物非布司他,则死亡风险增加。该研究结果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点击看全文)。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有一些患者长达6.5年。研究数据显示,虽然非布司他降尿酸的作用优于别嘌呤醇,但是两组患者痛风发作无显著差异。杨进刚阜外2023-08-15 09:12:00
0000JACC杂志称,射频消融有了针刺导管,专治心律失常激动点隐藏太“深”
临床上,总有些室性心律失常让人头疼,药物治疗失败,导管射频消融也“铩羽而归”。消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心律失常激动点“隐藏”得太深,传统的心内膜或心外膜途径不能触及。新办法来了!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药物和传统射频消融术束手无策的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使用一种新型的针刺射频消融导管能够限制控制心律失常,而且手术风险也在可接受范围。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51:55
000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病例报告,称喝红茶过量会导致肾衰
患者,男性,56岁。因“疲惫无力、身体疼痛和血肌酐升高”入院。肌酸酐水平高达400μmol/L。该患者无蛋白尿和血尿,尿检发现大量草酸钙结晶。该患者没有肾结石或其他肾病家族史。由于肾衰和尿毒症症状恶化,患者必须进行透析治疗。患者尿液中草酸盐排泄物增多,达1100μmol/24h,远高于正常水平(80~490μmol/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