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克非(分叉角度每增加1,176,分支血管闭塞风险上升2,6)
本研究中共有88个分叉病变出现血管闭塞,发生率为7.33%。
(A)较小的分叉角度减缓了到分支的分流。过大的分叉角度则会增加压力损失及血流阻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等观察了1 171 例患者的1 200 处冠状动脉分叉病灶,分析了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叉角度每增加1°,分支血管闭塞风险上升2.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结果发现,分支血管闭塞在大角度分叉病变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角度分叉病变(10.5% vs 4.2%)。
(C)分支开口面积与分叉角度的关系.
作者表示,之前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则发现,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本研究还发现,操作技术不是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
来源:刘倩倩, 张冬, 杨浩瀚, 等. 血管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08-112.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此外,大角度分叉处病灶比小角度分叉处病灶的直径狭窄程度更严重。高角度组分叉核心处更重的斑块负荷是增加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的原因之一。
研究中,所有分叉角度的中位数为52°,作者以此为界分为低角度组和高角度组两组。
作者认为,高分叉角度的分支闭塞风险不能被忽视。
作者也解释了高分叉角度影响分支闭塞的原因(见下图):1)过大的分叉角度会增加血流压力损失及增加血流阻力,因此增加分支闭塞的风险。2)对于相同直径的分支来说,高角度分叉有更小的开口面积和长度。3)高角度组在分叉核心处更重的斑块负荷也是增加分支闭塞发生率的原因之一。
(B)对具有相同直径的分支,开口长度随着分叉角度增大而缩短.
图. 不同分叉角度的血流分流及分支开口.
高分叉角度是主支支架置入后分支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
>70岁老人诊断糖尿病前期没意义!?JAMA子刊研究
糖尿病前期用于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20年指南主张每年监测所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展情况。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十大要点抢先看(附全文)
10月24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成的血脂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和反复讨论,制订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正式发布了。这次修订也是对2007年旧版指南的更新。文章全文将同时刊登在《中国循环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两本期刊上。(下载全文)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7:36:47
0000新型支架治疗肺动脉狭窄效果好!阜外医院潘湘斌等研究
自1991年以来,置入支架成为治疗肺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应用于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均非为专门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阜外医院学者创新性的研发了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肺动脉狭窄的钴基合金、激光切割支架—Pul-Stent支架。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足够的径向支撑强度、良好的显影性能的特点。高血压三率均达80%,可防1.3亿人死亡!
如果80%的高血压患者得以筛查,80%接受了降压治疗,80%血压达标,能救多少条命?近日,一项发表在NatureMedicine的美国学者进行的模型研究显示,这一“80-80-80”目标的实现,到2050年,可以避免多达2亿心血管病和1.3亿例死亡。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7:25:15
0000JAMA研究称:慢性肾病患者收缩压降至132 mmHg,死亡率降低14%
近期,JAMA发表一项Meta分析显示,与收缩压降至140mmHg相比,进一步降至132mmHg能减少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该Meta分析纳入分析了18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5924例合并高血压(基线收缩压为148mmHg),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的慢性肾脏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