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杨跃进牵头的CAMI研究最新数据(中国四分之一心梗患者伴有心衰,Killip高分级患者反而较少再灌注治疗)
近期,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心梗患者中,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者占四分之一。
本研究基于全国107家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医院的AMI患者数据,对我国现实世界中不同Killip分级的AMI诊疗情况进行了描述。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陈冬生, 栾献亭, 杨进刚, 等.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不同Killip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849.
KillipⅣ级患者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他汀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均明显低于KillipⅠ~Ⅲ级的患者。
研究者表示,虽然临床常用GRACE和TIMI等危险分层工具,而Killip分级更为简单实用,临床医生更应重视Killip分级的临床应用,此外,对Killip较高分级的患者的治疗策略也应更为积极。
研究还发现,我国Killip分级较高的AMI患者反而接受直接PCI和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比例较低,而且Killip分级越高,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
进一步分析显示,与Killip I级的患者相比,Killip Ⅱ级、Killip Ⅲ级和Killip Ⅳ级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5%、72%和2.6倍。
本研究数据显示,有38.6%的Killip Ⅰ级患者接受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Killip Ⅲ级的患者接受直接PCI的比例最低,仅13.0%,KillipⅡ和KillipⅣ级患者接受直接PCI的比例分别为28.0%和26.4%。
另外,随着Killip分级的升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升高。KillipⅠ~Ⅳ级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4.0%、9.2%、17.6%、35.1%。Killip分级较高的患者出血、再次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比例也较高。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Lancet子刊研究称: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且痛风?非诺贝特可一箭双雕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痛风,近日发表在LancetDiabetesEndocrinol上的一项对非诺贝特干预和降低糖尿病事件(FIELD)研究的事后分析表明,非诺贝特可将血尿酸浓度下降20%,5年内至少降低近半痛风发作风险。使用IABP治疗心梗合并休克,或比左室辅助装置更好!美国研究
救治急性心死合并休克患者,常会使用左室辅助装置(LVAD)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应用IABP似乎更优,与IABP相比,给予左室辅助装置治疗,短期和1年死亡、出血风险、肾脏替代治疗需求增加,花费增多。研究者认为,对于这类患者的最佳临床管理还需要增加更多的证据。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4:27:25
0000全球老年人房颤负担增加,中国最重!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一项基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新分析显示,1990~2019年,全球60~89岁人群中的房颤发病、死亡例数及伤残调整寿命年呈增加趋势,中国是房颤负担最重的国家。2019年,全球60~89岁人群中共有3331万例房颤患者,自1990年增长了1.1倍;21.94万人因房颤死亡,自1990年增长了1.36倍;房颤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6580万,自1990年增长了1.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