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军(肠道菌群是治疗心血管病的新靶点)
肠道菌群致病形式也多样,JACC Heart Fail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慢性心衰患者粪便培养病原微生物显著增多,而且肠道通透性与右心室压力、C反应蛋白水平正相关,提示菌群移位加重慢性心衰程度。
人体肠道中至少有4万种以上细菌,编码约5百万以上的基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影响人体信号通路,从而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细菌与心血管病关系紧密。有研究发现冠脉粥样斑块中某些菌群丰度与口腔菌群丰度相关,还有研究显示心梗患者血栓细菌DNA要高于动脉血,而且细菌DNA主要是牙髓感染细菌。还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病人群血循环细菌DNA就比健康人群明显升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除此之外,肠道菌群还可通过分解食物中肉毒碱和其他营养物质产生一种名为三甲胺-N-氧化物(TMAO)代谢物,研究发现,随着TMAO水平升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心衰患者的5年死亡率明显升高。
此外,有较多研究显示,心血管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与健康人群相异。比如,蔡军等进行的研究就显示,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有差异。
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NCCD)老年心血管病高级研修班,暨2016阜外医院老年心血管病论坛与北京老年高血压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蔡军教授指出,肠道菌群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一扇新的窗口。
蔡军教授
今年3月Science Report上一项研究还将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联合分析发现了新的冠心病相关微生物代谢产物。
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抑制肠道微生物TMA裂解酶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PNAS上一项研究显示,肠道菌群正常的小鼠具更高活性胆盐水解酶,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那么如果以肠道菌群作为干预对象,会有何临床效果?近期发表的一些研究表明,长期应用乳酸菌等,具有降压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乳酸菌可改善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从而发挥降压作用。
弗明翰最新分析称,每增加1小时轻体力活动,就会让大脑年轻1.1岁
关于生命在于运动的研究有很多,比如之前就有美国研究就显示,有规律高水平运动可让人年轻9岁。这里的高水平运动,在女性,每天差不多慢跑30分钟,每周坚持5天;男性则是每天慢跑40分钟,也是每周坚持5天。2018年美国运动指南指出,只要动一动就比不运动强,不过也认为每周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会带来较大的健康获益。但是很多人难以达到这个水平运动量,那么促成大脑健康、延缓痴呆的最低运动限度如何?累积收缩压,预测心血管事件更有效!JACC澳大利亚研究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血压测量指标相比,累积收缩压负荷可以更好地预测主要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累积收缩压负荷,就会增加14%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13%的全因死亡风险,和21%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就预测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价值方面,累积收缩压负荷要要优于平均收缩压、低于目标收缩压时间、收缩压变异等指标。看来,危险因素的暴露也讲究水滴石穿。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1:25:3100005种易被忽视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孤独、散步、睡太少、压力和空气污染
随着各种“小喇叭”的大力宣传,很多人对心血管的传统危险因素都耳熟能详了,比如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缺乏运动、温度变化等。但为什么心血管病风险依旧如影随形?那可能忽视了5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孤独:比不运动带来的危险还大孤独会让人失去快乐。一项对148篇文章30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杨进刚阜外2023-08-27 09:57:060000重视晚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脏病学新观点
近期,美国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尽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现代医疗手段已明显改善,心血管病仍是全球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主要问题是我们能力有限,尤其是对高风险患者的识别和预防。作者尤其指出,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有缺陷,这种评分难以理解,还有可能高估或低估某些群体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9:12:350000女性高血压患者用β阻滞剂增心衰风险!?Hypertension研究
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近期Hypertension发表研究提示,没有心血管疾病(CVD)病史的女性高血压患者,如果服用β受体阻滞剂,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时心力衰竭风险比男性患增35%。研究者称,过去关于β受体阻滞剂效果的研究多纳入的是男性受试者,而该研究则分析了β受体阻滞剂对患有高血压且无心血管病史的男性和女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