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专家共识十大要点)
三、急性循环衰竭典型的组织灌注不足表现包括意识改变(烦躁、淡漠、谵妄、昏迷),充分补液后尿量仍然<0.5 mL/(kg·h),皮肤湿冷、发绀、花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2秒。
八、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一般应建立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的基础上,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该共识的十大要点如下:
十、病因治疗是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治疗的基础,各病因的具体治疗措施各异。对症治疗可简单记为VIP治疗,按临床治疗顺序包括改善通气(V),液体复苏(I)及改善心泵功能(P)。表1

一、血压不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必要条件,血压正常不能排除急性循环衰竭。血压正常而血乳酸高,或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到微循环障碍的情况,称为隐匿性休克或微循环性休克。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七、第一时间给予氧疗,改善通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液体首选晶体液。
九、对于前负荷良好而心输出量仍不足时给予正性肌力药物。
表1 病因治疗措施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近日发布了《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之后每位专家按照10分制(0分为完全不同意,10分为完全同意)对每条推荐意见进行评分,计算出推荐力度值(专家评分的中位数±标准差),并标注于每条推荐意见之后。
据悉,这一共识,是分会于2015年组织国内25位急诊医学及5位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参与编撰的。专家组经过审阅大量文献制定框架,又经两次讨论和反复修改,最终制定出相关推荐意见。
四、对患者应立即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应尽早将患者收入重症/加强监护病房。即使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仍应关注组织灌注,保护器官功能。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143-149.
二、血乳酸水平是反映组织灌注不足的敏感指标,是诊断急性循环衰竭(休克)的重要依据。除了监测生命体征、皮肤温度与色泽、尿量和精神状态等,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组织器官低灌注的临床表现,并监测血乳酸水平。
六、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水平都有助于评估预后。
共识指出,休克的最佳定义是急性循环衰竭,即由于失血、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需综合病因、组织灌注不足临床表现、血压、血乳酸情况早期识别急性循环衰竭。
五、每隔2~4 h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可排除一过性的血乳酸增高,还可判定液体复苏疗效及组织缺氧改善情况。
吸烟伤“心”恢复需15年,一天一个苹果能帮忙
近日,来自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一项对8800人追踪26年的分析表明,一戒烟,心血管系统就开始迅速恢复,几小时就会有生理变化,但要想恢复到不吸烟者水平平均得15年。研究者指出,只要戒烟,心血管病风险就比一直抽烟的烟民风险低,不过“最好从不沾烟草”。不过之前一项纳入13355例45~65岁参与者的研究认为,戒烟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用15年来恢复还是不够的。SGLT2i和GLP-1RA应被重新定义!Circulation文章呼吁
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心血管和肾脏益处。Circulation发表文章呼吁,这两类药物对心血管和肾脏的益处显著,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降糖作用,鉴于心血管医生处方这类药物尚不足,心血管医生应加强SGLT-2i和GLP-1RA的应用。JACC:坚持这六个习惯,青年女士可预防92%的心脏病
《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最新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对9万名27~44岁的女士进行了20年内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如果女士保持以下6项健康生活习惯,可预防92%的心脏病和66%的心脏病危险因素。这六个习惯是:不吸烟、维持正常体重、每周至少锻炼2.5小时、每周看电视少于7小时、每天饮酒小于15g和健康饮食。图1六个因素导致冠心病的风险比杨进刚阜外2023-07-30 09:45:47
0000喝白酒,升尿酸!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最新分析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负担急剧增加,患病率从2001年的8.5%增加到2017年的18.4%。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上海中山医院丁小强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男性饮酒增加高尿酸血症风险,即使戒酒仍面临较高的高尿酸血症风险。研究纳入4127名参与者,高尿酸血症的总患病率为15.5%。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6:16:5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