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是哲学问题(中国循环杂志举办临床戒烟研讨会)
还有一次吃饭以后突然低血压了,有很多的主诉。但他吸一支烟后,感觉很好,比吃药效果还好。
郝伟认为,有些搞戒烟的大夫,看到吸烟的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杀了,这很不人道。
谈到这里,杨跃进担心的问题来了,如果都戒烟了,但因为很多中国人没有自制力,这些人会不会去吸毒。
郝伟则认为,对于烟和酒这类消费品,世界卫生组织从来不推荐合适的量,因为“个体差异很大”,对于不能喝酒的人,半两都是危害的。而所谓的“适量饮酒”,可能是酒厂的托辞,因为这样“市场可以更大”。
要赚钱还是要健康?要短期快乐和远期的痛苦?
阜外医院陈旭华医生的问题是,对于已经上瘾的患者,反复的复吸,再戒断的话,躯体对烟草的依赖会不会更重?
从这个角度说,“雷锋做好事是成瘾的,王进喜也是成瘾的。”郝伟说。
尼古丁的戒断症状包括焦虑、烦恼,坐立不安、想吃东西,睡不好。吸烟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很快升高。但尼古丁贴片起效比较慢,病人不能得到满足,现在用的就比较少。
郝伟点评,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有些东西,我们自认为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很难判断。患者放完支架后抑郁,有人认为是疾病打击,与做手术有关,也可能认为与戒烟有关。
魏玉杰
杨进刚
郝伟介绍烟草能不能形成依赖,有很多因素。但始动因素是社交,看别人抽,自己开始抽烟,自己快活后,剂量逐渐增加,之后产生依赖。
魏玉杰说,抽烟的时候,尼古丁作用于大脑,刺激释放多巴胺,让身体觉得抽这根烟很舒服,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机理就在这。
郝伟介绍,尼古丁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两小时。所以,成瘾的人在晚上睡几个小时后,尼古丁浓度降低,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抽烟。甚至可以不刷牙,不洗脸,不穿衣服。
但如果不抽烟,尼古丁浓度下降,多巴胺水平随之下降,快感、满足感消失,就会吸第二根,周而复始,这些就是烟的成瘾。
抽烟预防老年痴呆?那是因为吸烟的人死的早
阜外医院的医生临床工作比较忙,谈到戒烟,问了很多问题,也谈到了临床上对戒烟的认识误区。
Lancet杂志一篇文章对成瘾的药物进行了排序,成瘾排行榜第一名是海洛因,第二名是可卡因,尽管尼古丁不是一个毒品,但排到了第三名。
因此,这是“赚钱”还是“健康”的选择。
杨进刚医生则补充,喝一点酒就脸红的人尤其不能喝酒,脸红其实就是中毒,喝酒脸红的人都是高危病人。
“我长胖了,我多吃了,我睡不着,”终归是一大堆借口恢复他的成瘾状态。而且,“所有的成瘾人都是这样,毫无例外。”
杨进刚医生担忧,有些人戒烟后,吃的多,结果血脂升高,体重增加,风险反而升高了。
注意防范戒烟后变胖
党爱民也认为,本人的意愿很重要,她的一个病人一天抽三四包烟,但现在被诊断下肢动脉疾病,自己很害怕被截肢,然后就强迫自己完全戒烟,虽然也很难受,但没有像吸毒戒断那么难受。
杨跃进说,“在生死面前,烟还是能戒的,最重要的是生存,而不是抽烟。”
但是,“快活的后果不能是痛苦。”他说,这是短期快活与远期痛苦的哲学关系。
郝伟则认为,“酒实在不能活血化淤,真的不可以”。喝酒可以使冠状动脉痉挛,好多喝死的人都跟这个有关系。白酒一两就足够了。如果有问题,真得戒。
杨跃进的另一个问题是,说吸烟预防老年痴呆有帮助吗?
冲动性、好奇,要求立刻满足,是成瘾的共同特点
杨跃进院长也觉得,劝戒病人也不能太苛刻。他后来对病人说,可以喝一点红葡萄酒,白酒二两问题不大,酒可能还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要从根本上减少烟草带来的伤害,仅凭医务人员是不够的,粗暴的关掉烟厂也不大可能,这是一个社会工程。“社会要给烟草相关行业转型的帮助,否则受的抵制会非常大。”
吴娜琼
人终归是要折腾的,不折腾这个,就会折腾那个
而生物世界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着吃和繁殖,正是由于快乐中枢,个体和种族才能保存。所有的神经成瘾的物质,都能作为于快活中枢,使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水平能够上升。
因此,“该不该戒烟是一个科学问题,吸烟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戒烟。”对于个体层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办法说的很清楚。
“我要快活就要立刻快活,要得到什么东西就立刻得到,不能延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性格特点。
阜外医院党爱民教授则追问酒精引起冠状痉挛的机制。
不行。非要过瘾不可。如果喝酒上瘾,那他必须喝到量,喝两口不行,还不如枪毙了他。这也是一种失控。
杨进刚讲了一个观点,是要戒烟,还是吸烟,是一个选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郝伟说,这实际上他用一种上瘾替代另外一个上瘾。运动也是上瘾的,与吃、喝酒和抽烟一样,也是上瘾的。
医生让他运动。结果他就一天走五万步。“只要一没事就在医院大院里暴走,就像一个疯子。”
郝伟举了个例子,他的同事前一天晚上喝一杯啤酒,第二天还能闻到酒味,这证明酒精没有代谢掉,这是最危险的人。所以“脸红的人不要拼命喝酒,损伤太大了。”
他说,戒烟谁最受益,是个人,但损害的整个利益链条:种植烟草的人、卖草的人,医院的病人增加也是利益,得病的人多,各行各业都繁荣。但这是虚假的繁荣。
哪些人容易胖呢?郝伟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看,目前是否肥胖,胖人以后会更胖,肥胖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因素。
他说,辅助的戒烟方法,绝对不是关键作用。含尼古丁的戒烟糖,和辉瑞公司的伐尼克兰等只起到了“帮忙”的作用。
为什么戒烟这么难?郝伟认为,80%以上的烟鬼都知道吸烟有害,100%的吸毒者知道吸毒有害,但就是戒不掉。这就是“明知有害欲罢不能”,是一种失控:吸烟很快乐,不吸难受。
戒烟后抑郁?其实不太容易判断因果关系
“饿了吃一碗红烧肉,我们快活;找女朋友快乐,也是快活中枢在起作用。”
但他遗憾的是,医生往往忽视了患者的动机,“一个成瘾的人不想戒,谁都没有办法,除非你把他杀了。”
社交是烟草成瘾的始动因素
雷锋做好事也是成瘾的一种表现
对戒烟复吸的人不应太歧视
郝伟说他有一个同事,又喝酒,又抽烟,又爱嚼槟榔,又喜欢吃,肥胖。结果患了冠心病,放了三个支架,不敢抽了,也不敢吃了。
郝伟说那是典型的烟草的急性中毒,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
他有一个病人吸海洛因,戒掉后变得特别喜欢助人为乐,奋不顾身的助人为乐。
吴永健介绍了一个放射科医生,做完支架后,有强烈的戒烟意愿,但戒烟一个月左右,一下子觉得身体垮了,非常焦虑,不停的给他打电话,一活动就胸闷,呆着也不对劲。
冲动性也是一个特点,“他可以不顾一切,听说过吸毒挺上瘾,我试一试,我好奇,我冲动,也是一种性格特点。”
作为研究成瘾的专家,郝伟对人性看来有深刻的理解。
酒真的不能活血化瘀
吴娜琼医生介绍,他父亲以前的吸烟量也非常大,20年前因为高血压,有一些症状,当时她当护士的姐姐,非常严肃的说,必须把烟戒掉。后来她父亲20年来一根烟都没有抽。去年冠脉CT显示血管非常好。
因此戒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心理帮助。“如果没有社会心理的支持,即使服用戒烟药物,效果也不会好”,他说。
近期,《中国循环杂志》社举办了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加强临床戒烟工作研讨会。
他说,作为一个人,有三个愿望:快活多一点,痛苦少一点,能力强大一点,而“成瘾的东西都能满足你这三个愿望。”
他说,因为穷,要生活,要生活所以他就要卖更多的东西,要卖烟,要吸烟,要种烟,这是一个利益链条。
郝伟指出,成瘾者的行为有冲动性,伊斯兰国家实行戒酒,但还有5%到10%的人在偷偷的喝酒。搞不到酒,就喝香水,因为香水主要的成分是酒精。“成瘾者会不择手段,社会禁烟,也禁不掉的。”
郝伟介绍,成瘾的人约占人群的5%左右,主要与素质有关系。
郝伟
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是另一位主持人,他说,杨院长的三戒比猪八戒还是好多了。
郝伟认为,知道要戒烟,但是屡屡失败,屡战屡败,这是吸烟者的失控的表现,我们要理解这些。
根据PURE研究最新数据,越穷的国家烟草卖的越多。最穷的国家烟草广告费用要比发达国家高出80倍。
郝伟认为,在戒烟过程中,医生的干预非常重要,即使是两分钟的劝告。
郝伟说,尼古丁抑制食欲,没有了尼古丁,有些人开始吃的多。所以戒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控制体重,控制嘴巴。对于漂亮的女性更重要,胖了比抽烟更丑。
而且,郝伟认为,抽支烟感觉好,也不一定就是能证明是戒烟的问题,因为抽烟本身就能够提高情绪。
杨院长的“三戒”比猪八戒要强
对此问题,湘雅二医院精神科郝伟主任认为,猪八戒不吸烟,但戒烟可能比“八戒”还要难。因为烟草的罪魁是尼古丁,尼古丁是精神活性物质,可产生快感,让人快活,减少痛苦,因此成瘾。
这其实又是一个哲学,郝伟认为,“这种上瘾能够对社会有益,对自己有益。”
来自武警总医院的魏玉杰教授说,吸烟其实就是奖赏,“就像女同志购物、看电影是一样的,买了东西很高兴,很愉悦,吸烟也是这样。”
他也介绍,治老年痴呆的一些药物增加认知功能,与乙酰胆碱有一定关系,尼古丁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理论上是能益智,但这是比较弱的证据。
难受就是“戒断症状”,为摆脱戒断症状,烟鬼又不得不抽烟,酒鬼不得不去喝酒,吸毒者不得不去吸毒。
陈旭华
郝伟说,酒可以能够间接兴奋多巴胺受体,兴奋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受体,使血管收缩。喝酒后心率增加,就是这个原因。
魏玉杰则说,药物、心理加上行为三个联合起来才能成功戒烟,单纯用药,或仅仅口头告诫,成功率不高。
后来四处去求医,最后给他被诊断为抑郁状态,吃了将近一年的抗抑郁药,最后也成功戒烟了,也不胸闷了。
杨跃进感慨,还是女儿说话管事,儿子劝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结果。
杨跃进问吴永健为什么没学会抽烟。吴永健说有一次抽烟,结果吸完后全身哆嗦。
郝伟说,人大脑有快乐中枢,人一出生,就会吃奶,长大后会谈恋爱,这都是本能,是快活中枢在起作用。
郝伟说,抽烟的人大部分死的早,还没到老年痴呆的时候,就死了。
吴永健
谈到戒烟,每个人似乎都遇到麻烦事。
郝伟认为,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戒烟后复发后,戒断症状可能加重,估计三分之一的病人有这种现象。
他说,在社会把赚取利润作为首位,而不是把健康作为评价的指标,就不能达成“戒烟”共识,戒烟工作无法做好。
首先是遗传。其次与性格有关,有冲动性,很好奇,要求立刻的满足,是所有成瘾的共同特点。
成瘾就是明知有害却欲罢不能
但也需要换一种角度看,戒烟后又复发,在医生的帮助下可以找到复发的原因。在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实际上就获得了经验。
当然,变胖也可能是戒烟者的一个借口。上瘾的人都是有借口的,用一大堆的借口来维持面子,维持成瘾行为。
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他有著名的“三戒”:戒烟、戒酒和戒肉,甚至连鸡肉和鱼肉都不能能吃,他问这个做法是不是太不尽人情?
不同的人对成瘾的东西是不同的。他举例说,比如购物、驴友,政治运动、争权夺利…,“我们终归是要折腾的,你不折腾这个,一定会折腾那个。”他说。手机控、网络、赌博、购物狂等都是成瘾的类型。
回到烟草上来,杨跃进有个问题,有人认为,只要一天保持十支以内,可能心血管的危险就会减小很多,那么有没有最佳的抽烟支数?
没有最佳的抽烟支数
烟民还往往控制不了吸烟的剂量和频度。有些人一天要抽一包烟或者是两包烟,抽五支行吗?
成瘾的东西都都能使人更快活,更少的痛苦,自己感觉更强大。
杨跃进
他强调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戒烟也好,戒酒也好,戒毒也好是很难受的,不会很快活的。”
这就涉及到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医生对患者的支持、理解和督促,都能增加患者戒烟的动机。
因此,“我们对戒烟、戒毒复吸的人不应太歧视,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每复发一次,实际上经验就多一次,只要想戒烟,就一定能成功,所以一定要有信心。
党爱民
心梗休克患者平均动脉压应在80~100 mmHg!JACC研究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的患者,应用药物将血压维持在什么水平最合适?近期,JACC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对于心梗后休克的心脏骤停患者,使用升压药,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0~100mmHg,可以明显减轻心肌损伤。该项分析采用Neuroprotect和COMACARE研究数据,在最初随机分组的235例患者中,120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休克。心梗后心肌夹层,属于亚急性心脏破裂!北大国际医院研究
心梗后心肌夹层较为少见,这类患者有何特点?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温朝阳、朱新艳等对2020年10月以前中英文文献报道的54例心梗后心肌夹层患者进行了总结:心梗后心肌夹层临床罕见,超声心动图是首选诊断方法,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这54例患者,38例为男性,38例由超声心动图确诊。28例接受了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16例死亡。这些患者中,3例存在室间隔穿孔、2例有心包积液。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2:160000DYSIS-China研究:东北医生对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较差
近期,胡大一等发表了DYSIS-China研究最新分析。该研究显示,患者血脂达标与临床医生对指南推荐的LDL-C控制目标知多少有关,而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不同职称的医生对此参差不齐。研究者发现,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生就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程度和患者达标率,差异不小,其中东北地区较低。图不同地区的医生中,认为指南所推荐LDL-C控制目标是临床重要参考的比例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1:11:500000TnT和NT-proBNP可预测老年冠心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
随着人类进入老年化社会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增加,由于老年人中冠心病发病率很高,因此,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术前风险评估非常重要。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贾荣波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间,肌钙蛋白T(TnT)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均可作为评估心血管事件的标志物,两个指标联用时预测价值更高。Nature代谢子刊研究称:血管炎症始作俑者被锁定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异常剪切应力和内皮脂质滞留相互作用引起的进行性血管疾病。这些因素和其他潜在因素的结合导致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这被认为是导致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特征的疾病进展的原因。近期,耶鲁大学学者在《自然新陈代谢》在线研究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炎症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破坏TGF-β信号通路可以消退炎症,并导致疾病进展停滞和既定病变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