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IS(China研究,东北医生对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较差)
研究者发现,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生就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程度和患者达标率,差异不小,其中东北地区较低。

图 不同地区的医生中,认为指南所推荐LDL-C控制目标是临床重要参考的比例
近期,胡大一等发表了DYSIS-China研究最新分析。该研究显示,患者血脂达标与临床医生对指南推荐的LDL-C控制目标知多少有关,而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不同职称的医生对此参差不齐。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中,不同职称的医生也是有所差异,住院医生这方面还需提升。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DingR, Ye P, Zhao S, et al. Effect of physician characteristics and knowledge onthe quality of dyslipidemia management and LDL-C target goal achievement in Chin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Dyslipidemia International Study. J Glob Health. 2017 Dec;7(2):020702.
该研究纳入了25317例已服用调脂药物多于3个月的血脂异常患者,患者相应就诊医院级别、接诊医生专业、职称以及患者病史、用药等均记录在案。其中分析了不同级别医院6个科室共926位医生对LDL-C控制目标的掌握程度。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在这项研究中,60%以上10年心血管病风险极高危患者(伴有糖尿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血管病患者)和45%以上的高危患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在10%~15%的冠心病患者),LDL-C未能达标。
另外,在所有调查医生中有74.5%认为,让LDL-C达标很重要,并对83.4%的患者设定了管理目标,但在不同科室中达标率却差异较大在41.5%~66%不等。其中,内分泌科医生反差最大。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临床医生对指南所推荐LDL-C目标的认知是实现患者血脂达标的重要因素。这也提示,基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和职称的医生要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认知。
临床医生对LDL-C控制目标越清晰,患者LDL-C达标率也越高。
研究显示,在所调查的900余位医生中发现,认为指南所推荐LDL-C控制目标是临床重要参考的比例在一级医院的医生中最低,为65.4%,相应患者达标率也最低为47.7%。
此外进一步分析可见,一级医院的医生、内分泌科医生以及东北地区的医生所认为的LDL-C控制目标与指南所推荐的一致性也最低。而对LDL-C控制目标了解与指南所推荐保持一致的医生,其接诊患者LDL-C达标率也显著更高(60.4% vs 31.1%)。
分期介入治疗,时间不重要!瑞士单中心研究
对于有多支冠脉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可降低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然而,非靶血管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最佳时机仍存在争议。这种病如果不治疗,发生心血管病或死亡风险是常人20倍! JAMA子刊文章呼吁采取全球行动:应从儿童期开始治疗!
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36:56
0000临床仅三成PCI患者,符合ISCHEMIA研究入选标准!?JACC子刊研究
对于临床上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医学界通常寄希望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解答,以期用其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在冠脉介入治疗(PCI)领域,2019年公布的覆盖多国的ISCHEMIA研究,就是这类随机对照研究的典型代表。吸烟增加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芬兰3万余对双胞胎研究
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对3万余对双胞胎随访42年余的研究显示,吸烟与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有一定因果关系。研究显示,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的中位年龄为61.4岁。其中,每日吸烟10~19支及≥20支的人,有3倍的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而即使每日吸烟不到10支,也会有2.8倍的风险。此外,吸烟与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性在男女一致。冠心病、糖尿病都喜欢什么血型?血型大比拼
血型和疾病总是纠缠在一起,从已有的研究总体看来:O型血最超然,心血管病风险最低;而冠心病喜好A型血,2型糖尿病喜欢B型血,AB型血则老年痴呆风险高。O型血在很多研究中均显示出心血管优势,而A型则相对比较不利。比如一项纳入130万受试者的研究就显示,非“O”型的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相比“O”型血的人群要高9%。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也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非“O”型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