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导尿管疼么?为什么要插导尿管?
插导尿管,一般都是做手术需要。特别小的手术不需要,但是手术时间长的如果不插导尿管,患者会出现膀胱破裂,或者尿失禁。
插导尿管的时间有2种。

第一种是手术前的早上插导尿管,
第二章是手术麻醉之后插导尿管。
手术前,插得时候肯定不舒服,但是慢慢适应了,手术结束之后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麻醉后,插得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已经睡着了,但是等麻醉醒过来的时候,很多人会对导尿管非常不耐受,觉得很不舒服。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有人说,趁着麻醉的时候拔掉不就行了?
问题是手术后病人处在麻醉的状态。拔掉导尿管,自己也尿不出,涨的更难受。
尤其是特别的颅脑手术,可能需要术后2-3天才能完全拔掉导尿管。
其实插入还有第三种方法,就是先用点麻醉药,但是还没有完全麻醉的时候插管。
有研究表明这个时候插管效果最好,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比较小,术后也较为耐受。
还有就是,女性的尿道比较短,插导尿管的疼痛要好一些。

如果你做过手术,你的导尿管是在什么时候插的呢?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0001
相关推荐
运动员房颤风险高!7万人Meta分析
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运动员发生房颤的风险大约是一般人群的2.5倍,其中参与足球、无挡板篮球、橄榄球等混合性运动的运动员、年龄<55岁的运动员风险最高。该分析一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7项队列研究和6项病例对照研究,共覆盖70478例受试者,其中6816人为运动员。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发生房颤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46倍。门诊测血压不稳定,平均可差12 mmHg!超53万人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4:11:11
0000血液应被视为“液体器官”!美国四学会血液管理指南
近期,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心血管麻醉师学会/美国体外技术学会/血液管理促进会(STS/SCA/AmSECT/SABM)四个医学专业协会发布了有关心胸外科手术中血液管理的新临床实践指南,其中包括减少心脏手术中失血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建议。新指南采用了临床意义更广泛的术语“patientbloodmanagement(PBM,患者血液管理)”。新实践指南有23条新的或更新的建议。中国金坛研究:学龄儿童午睡,学习成绩更好,心理更健康
一项对近3000名10-12岁的四~六年级学生的研究显示,午休的孩子更快乐,自制力和毅力更大,行为问题更少,智商更高(尤其是六年级学生)。更重要的是,午休者学成绩更好。研究者指出,现在的孩子睡眠不足和白天昏昏欲睡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中20%的儿童都有昏昏欲睡的症状。中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午睡就没有了,这一直延续到中学,甚至到成年。余小平:海峡会体现心血管领域的大中华理念
余小平教授记者:一年一度的海峡会于2016年首次在深圳召开,另外深圳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也是首届召开,作为执行主席,您在其中做了大量工作。在组织策划过程中,请问您认为海峡会有哪些特别之处?余小平:海峡会与其他心血管会议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更加紧密联系了两岸三地华人同道,可以说体现了心血管领域的大中华理念。杨进刚阜外2023-08-04 09:41:2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