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2015年诺奖(其发现使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0)
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有评论提及她时,认为她属于“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中国两院院士桂冠,在中国科技界默默无闻的'三无’教授”。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 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诺贝尔大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得主是爱尔兰医学研究者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另一半得主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治疗疟疾的开创性疗法和治疗蛔虫感染的新疗法。
屠呦呦曾表示:“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疟疾是一种由单细胞寄生虫引起的蚊媒疾病,可以侵入红细胞,引起发烧,严重时会损坏大脑,甚至致死。世界上超过34 亿人有感染疟疾的风险。
诺贝尔委员会认为,屠呦呦等三位科学家对危及人类的寄生虫病的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屠呦呦的突出贡献就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该研究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另外两位获奖者的贡献是发现了一种治疗圆线虫感染的药物———阿维菌素。
JanAndersson在介绍屠呦呦治疗疟疾的成果时指出,使过去10年中,因屠呦呦的发现,使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50%,疟疾感染人数下降40%。
利物浦热带医学院Stephen Ward说,在青蒿素问世之前,人类对疟疾束手无策,病人撒手人寰,新的诺奖得主实至名归。
诺奖评委会成员Hans Forssberg指出,2015年的诺奖“从根本上改变了数以亿计的最穷困人群的治疗方法”,他说,屠呦呦的贡献在过去十年内使死于疟疾的人大幅下降。
阜外医院乔树宾等研究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或与房颤相关
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中,房颤发生晚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发病过程中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在房颤发病中扮有什么角色?阜外医院乔树宾、田宏伟等研究发现,与单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比,合并房颤患者室间隔心肌纤维化比例明显升高,微血管密度下降。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0:17:050000中国六成房颤患者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胡大一等报告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仅32%使用抗凝药物
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7:31:22000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死亡风险!美国数据
在过去10年中,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是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发展的风险因素。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如冠心病、2型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否与死亡独立相关?还是因其他混杂因素的关系,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肾功能下降或疾病易感性等,目前尚不清楚。浙江省人民医院学者对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中8442名18~70岁成年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1:30:310000ACC述评妊娠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可使用硝苯地平、硝普钠和硝酸甘油,避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发表了专家述评,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治、分娩后的管理、心血管终点事件的评估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分析,本文就其要点进行了概括,供临床医学工作者参考。1妊娠期高血压的疾病谱妊娠期高血压常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慢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慢性高血压的定义是在妊娠前明确有血压升高或妊娠20周之内已经明确诊断有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但不伴有蛋白尿。杨进刚阜外2023-08-21 02:53:460000预防心脏病,避免增肥最重要!英国研究
研究表明,增肌和减肥都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哪个更重要呢?9月9日,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提示,在年轻人中,变肥(脂肪质量增加)对心脏代谢健康的损害更明显。该研究纳入3227名于1991~1992年出生的居民,采用双能X线吸收扫描仪在其10岁、13岁、18岁、25岁时重复检测身体脂肪和肌肉质量,在其12岁和25岁时测试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