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跨步蹲,可以消除大腿内侧赘肉,但其中的讲究也不少
大腿内侧的赘肉过多,不仅影响整个腿部的美观,而且还给生活带来不便,让人这样烦恼的两块顽固赘肉到底是怎样来的?

来源之一:平时缺少运动的习惯,大腿内侧缺乏锻炼
有些人平时就不爱运动,而且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长期久坐,使体内摄入的多余热量不能排出体外,大腿内侧因为容易堆积脂肪,所以造成大腿变粗的情况。
来源之二:走路姿势造成的
有些人在走路的时候,喜欢用脚尖走路,造成大腿根部用力过少,使此处的热量不能通过运动排出体外,所以造成赘肉过多。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减脂运动有游泳、骑自行车、跳绳、跑步等,侧跨步蹲练习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动作,朋友们都知道它对消除赘肉有很大的帮助,但其中的动作细节掌握应该很陌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1、当腿跨出的时候,膝关节和脚尖一定要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样就增大了受力面积,减轻了膝盖受到的压力,保护膝盖受伤。

2、将臀部尽量向身体后方推出,让身体的重心落在脚跟和臀部的位置,这样不但增大了臀部的发力感,而且身体也会更加稳定。
3、被拉长的腿,不能随便放置,注意膝关节不要朝内侧方向,这样就会使内侧韧带受到的压力增大,长期训练,就会造成劳损和受伤,正确的做法应是让大腿骨向外旋转,让膝盖和小腿成一条直线,这样就能避免膝盖的受伤。

根据负重的不同,推荐几个侧跨步的锻炼方式,大家在平时的练腿训练中,加入其中,效果一定会很好。
第一:标准徒手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一只脚宽,双臂屈肘在胸前握拳,保持身体稳定。
右脚先行右侧迈一大步,使双腿稍微屈膝,使右腿变弓步,脚尖和膝盖在同一个方向,左腿伸直,膝盖向外旋转,身体做下蹲动作,最低点保持1秒,最大限度拉伸大腿内侧肌肉,然后站直身体,双脚还原,建议训练强度左右各做4组,每组做20次。
第二:踏板原地侧向跨步蹲

身体站姿,双脚之间的距离保持宽距(大约2个肩宽),双臂屈肘双手保持重叠,前臂几乎与地面平行,然后移动重心,使双腿变成侧向弓步,屈膝腿的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另一条腿伸直膝盖外展,蹲到最低点,保持动作1秒,大腿内侧肌肉有很强的拉伸和收缩感,还原换腿练习,建议各做3组,每组各做15-20次的练习。
第三:药球侧向跨步蹲

身体自然站立,脚距有一只脚距离,双手抱球放在胸前,运动时,身体向侧面跨步下蹲,同时药球向前举出,双臂打直,屈膝腿膝盖和脚尖在同一个方向,伸直腿膝盖外展,顶峰点保持1秒,然后身体还原,回到起点,建议各做3组,每组做10-15次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都清楚如何正确来做侧向跨步蹲,希望从以上3个细节出发,减少运动给膝盖带来的伤害,把动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极限。
门诊测血压不稳定,平均可差12 mmHg!超53万人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4:11:11
0000美国心脏协会声明:社会环境影响健康,重要性堪比空气和水
一样的人,都低脂饮食,定期运动,体重适中,心血管病的风险还是有差异的。抛开遗传来的20%的心血管病风险,其他80%就是行为和环境所致。美国心脏协会(AHA)一向比较注重社会因素的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其发布声明称,社会因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社会文化环境之于人如特别的空气、水,会影响一个人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心血管健康。烧脑!中国学者Circulation子刊刊文称,手机拍照测血压也很准确
根据杭州师范大学在《循环:心血管成像》发表的最新研究,测血压可能有一天会变得和手机拍自拍一样方便。研究者研发的经皮光学成像模型可通过检测智能手机拍摄的面部视频中的血流变化来测量血压。环境光穿透皮肤的外层,使智能手机中的数字光学传感器能够可视化和提取血流模式,透皮光学成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血压。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6:47:51
0000七成TAVI患者新发无症状性脑梗死!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欧洲心脏杂志一项Meta分析对39项研究217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前和术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发现,有74%患者新发无症状性脑梗死,5%的患者有新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卒中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为3%。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平均有4个新发梗死病灶,平均总体积为426mm3。病变通常分布在多个血管区域。炎症水平高,也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开滦研究新发现
天坛医院王拥军和开滦总医院吴寿岭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即使长期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但炎症水平长期较高,也会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研究显示,长期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较高和坏胆固醇较高均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等心脏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在坏胆固醇不高者中,长期炎症指标较高者5年的心脑事件风险增加24%。而且,累积炎症指标越高,心脑事件风险就越高。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55:0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