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SCAI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血栓处理共识)
支架置入通常应限于明显的残余夹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非顺应性球囊进行高压扩张,以确保支架贴壁良好。
目前,没有任何特定的支架设计或聚合物涂层能预防支架血栓。
共识强烈建议通过腔内成像技术常规评估以确定支架再狭窄的原因,应常规进行腔内成像技术指导下再次PCI,并通过腔内影像避免潜在的机械因素,再置入支架。
共识建议,当临床和冠脉造影信息不确定支架血栓的病因时,应强烈考虑腔内影像学检查。
来源:
Lloyd W. Klein et al, SCAI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anagement of In-Stent Restenosis and Stent Thrombosis,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 Interventions, 2023, Published: May 18, 2023.
晚期再狭窄的原因包括延迟愈合、支架未覆盖和内膜过度增生。
早期再狭窄可能的原因是支架小、扩张不充分和支架断裂。
共识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支架再狭窄机制与支架置入时间的新分类。SCAI提出早期(<30天)、晚期(30天至1年)和极晚期(>1年)支架再狭窄的成因。
扩张不充分也可导致支架再狭窄,包括支架选择过小、扩展压力低或钙化病变。其他原因包括支架回缩、支架纵向变形、支架断裂、支架压碎、支架错位和区域丢失等。
与支架血栓有关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管腔面积小于5 mm、扩张不充分、支架定位不准确、支架小、晚期正性重塑或动脉瘤形成等。
支架血栓的治疗方式有球囊扩张、血栓抽吸以及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等。
近日,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CAI)发表了支架再狭窄和支架血栓管理专家共识。阜外医院王曼教授解读了该共识。
支架再狭窄
支架血栓
支架再狭窄的主要生物学机制是新生内膜组织增生,其次是新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他机制包括血管弹性回缩及重构、斑块脱落(尤其是早期)以及血栓机化、新生内膜形成和重构(尤其是晚期)。
支架再狭窄的机制取决于支架及其与动脉壁的关系,而不是管腔本身。IVUS和OCT可详细评估冠脉和支架情况。
有大量研究表明,腔内成像技术可改善预后。IVUS被认为是判断支架血栓的标准成像模式,OCT的优势更明显。
预防支架血栓取决于最佳支架置入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和依从性。大多数支架血栓的原因是患者过早停用双抗。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见下表。
多数支架血栓闭塞最初可以单独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在血栓负荷大时可以辅助血栓抽吸。
而极晚期再狭窄为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生和支架断裂。
点击观看视频
阜外医院有研究发现,对于有对比剂过敏的患者,也可以通过IVUS指导的零对比剂冠脉介入来治疗。
缬沙坦“毒药”余波:欧美齐下令禁从华海药业进口污染原料药
9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进口禁令警报,下令禁止从中国浙江华海药业进口该公司含有被N-亚硝基二甲胺(NDMA)杂质污染的缬沙坦原料药。同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亦发布公告称,由于华海药业位于浙江临海川南的工厂在缬沙坦生产过程中,并未能够很好地遵守GMP相关规定,因此该生产基地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心功能异常者,要特别注意防护空气污染!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发表研究,发现室外空气污染越严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特别是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风险就越大。王增武指出,空气污染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公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加深了对室外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心血管健康的认识。JACC:美国每10个介入治疗患者就有1例在30天内再入院
据美国一项分析显示,10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就有1人将会术后30天内再次入院。研究纳入833344例PCI患者,其中77982(9.3%)在30天再次住院。再入院患者的平均总住院费用(37,524美元)显著高于未再次入院患者(23,211美元)。运动“鸡尾酒”配方,有益健康!13万人分析
如果一个人一天中-强度运动30分钟,一周五天就可以达标了,但这样真的够吗?一项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在内的多国学者认为,每天30分钟中强度运动的好处大不大,还得看其他时间在干什么。研究显示,对于每日久坐不到7小时的人而言,每天30分钟中强度运动,可降低80%的早死风险,但对于每天久坐11~12小时的人而言,这点运动量并未能降低死亡风险。研究凸显了轻度体力活动的重要性。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国人肝酶升高者,糖尿病危险高
近期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对万余国人追踪4年的研究发现,肝功能不好,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升高会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尤以前者为甚;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却与糖尿病的发生无关。研究者认为,如果能够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其中机制,或许改善肝功能就是预防糖尿病的潜在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