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1

因人制宜是未来医学的特点

健康号2023-05-12 20:10:540

患者还诧异的一点是,我竟然都能记住就诊过的人,我解释到,中医看的是人,而不是病,中医的诊断就四个字,望闻问切,每一项内容都是医患之间的交流,至于最终非要诊断一个什么疾病的话,其实是很难的,重点是归纳出来这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这一段特殊的人生时期的身体状态。

中医的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最难以把握的就是因人制宜。

中医在临床诊疗的时候往往要兼顾到诸多因素,根据不同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精神状况等,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这就是所谓的“因人制宜”。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中医调理人身体的落脚点便是天地之道,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我说当然了,说明您也很细心,每个中医对于理论的把握,药物、人体、规律的认知都是不同的,写出来的处方自然不同,当然会有不同的疗效,有可能是从疾病的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去入手的。

这几天门诊的就诊人数明显减少,有时间了就愿意跟人聊天,话题总归是离不开中医,也确实很有意思。

有几个老患者是去年十二月份看过的,中间陆续在别的医生那里调理,感觉每个医生的处方也不一样,这是不是一种因人而异呢?

中医的理论体系究其根源就在解决人的问题,并且把人置于天地间,形成了天地人一体的整体观念。

在中医的体系里,不论是治病、生活、养生等,都离不开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时也是一个准则。

既然中医是高度的个体化的,也说明了能匹配未来的医学模式,这个不同于西医,现代医学是通过科学的方式去寻找内在的逻辑,比如诊断一个疾病,要有诊断依据,要有抽血化验、检查的结果作为支撑,尽量减少人为经验的干扰,而中医恰恰相反。

临床中常见的例子就是,患者体检报告都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就是不舒服,而且症状极为复杂,这个在现代临床上经常要考虑精神科会诊了,说实在的,这个思路导致很多临床医生也在吃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一个思维模式的影响,一定是双向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