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

(清风计划,活得越长,生的娃越少,活得越短,生的娃越多)

健康号2023-05-07 18:42:500

建国初期,中国人均寿命只有40多岁的时候,博士毕业30多岁,学的东西大都直接带入坟墓,花很长时间去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在10多岁就学好一门求生的手艺更为重要。而在40岁的平均寿命里,人们却能生出一大堆孩子。目前,由于社会的发达,生出孩子也是从3个月就有幼儿园可以上,离从前父亲教男孩干活,母亲教女孩家务的时代越来越远。孩子的培养更多地依赖社会,只有在什么都不懂的前3年,是完全和家人在一起生活。

但是许多最新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种群体,两者却不可兼得。当寿命延长时,其繁殖力会相应减弱。 先举出几个例子,比如狮子、老虎这样处于食物链较高位置的繁殖能力就弱,通常一年只有一个繁育期,而苍蝇蚊子,这样的低等生物却每天都在大量的繁殖。

存在即合理,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生物,都是经过选择留下的。哪怕是只能生存一日的浮游生物,也可以通过高速的繁育获得延续。按照生存和繁衍的反比来分析,如果人类可以接近长生不老,那么生育的需求将趋向于零,甚至被禁止。因为人口只增不减,再多的资源也承受不了。说一个比较现实的数字,活到100岁,那么生育孩子都已经是80年前的事了,而孩子成年也是60年前的事了。孙子,重孙子,太多级别后代的存在,维持家庭间的联系也变得非常难。

因为寿命长,教育就更有价值。寿命越长的种群,他们的幼崽就需要更长时间的获取培养,比如狮子老虎,大概在1-2岁才能独自生活,人类甚至要到18岁才算成人。而那些低等生物基本上就是产下卵就不管了。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老年病学专家汤姆·柯克伍德在当时提出了「一次性体细胞」假说。该理论称,人的身体机能会自然退化,这是因为每个人体内的能量有限,用它来修复受损的细胞、阻止衰老,或者把它保留下来用于繁衍后代,这二者只能选择其一。这个观点当时有一定的拥趸,但是很快就无人问津了。因为现代人类主要是生存威胁依然是肿瘤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这些疾病则被证实与基因和生活习惯相关。而这些疾病的获得与生育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寿命和生育,是被动的选择,而并非出于主观意愿的的选择。放弃了生育你不能活得更长,而放弃了长寿就可以生的更多,这更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也是自然选择中的优化模式。因为寿命长就不需要也没必要更多的繁育,而寿命短则需要不停的繁育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对于苍蝇蚊子这样的低等生物,甚至包括哺乳动物中的老鼠,它们的生存威胁太大,一个个活到自然死亡的几率极小。而狮子老虎,包括人类,几乎都是可以活到自然死亡,在预期寿命中的意外死亡几率极小。

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最深刻的哲学问题!哲学家争论许久都不能给得出答案。但是生物学家可以告诉我们,生存和繁衍是人类基础目标。简单来说,就是活着和生娃。

现在,人类的预期寿命正明显延长,人类生育的需求和欲望却在下降,生殖能力也出现下降,其最明显的标志是精子数量的减少。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寿命较长,但是生育率却在下降。寿命较短、儿童死亡率高的非洲国家,则是出生率最高、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人口的生育需求反而不断降低,这也是国家迫不及待开放二胎的原因。

曾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因为不生孩子可能面临种族的灭绝。现在,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生育,在越来越长寿的人类群体中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小。把梦想给予孩子也变得不现实,因为在生孩子的时候,你还有大把时间可以自己去奋斗,甚至再去学习都来得及。生育也远远不是个体的终极任务,你还有太多事情需要自己奋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