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量增肌VS小重量增肌,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没你想的那么难
传统思想认为,为了获得最佳的肌肉锻炼效果,就必须进行大重量训练,就连ACSM(美国运动医学学院)也这么认为。

除了近年来举重运动的普及之外,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大重量力量训练,尤其是女性,他们也取得了很好的变身效果。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健身爱好者在网上争论到底是大重量训练好,还是小重量训练好。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大重量还是小重量更适合增肌呢?

“重量”的定义
每个人对“重量”的定义都不同,对于一个只做20次甚至更多的女性来说,任何少于10次的训练都可能被视为“大重量”。
对于力量举爱好者来说,任何超过5次的训练都可被视为“小重量”。
所以我们必须为“训练重量”提供一些定义。

在科学文献中,训练重量被定义为最大重量的百分比(1RM),因此训练重量的“大小”也是根据1RM的百分比来确定的。
训练重量的“大小”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科学家认为,当训练重量超过1RM的65%时,可以视为大重量,而当它小于1RM65%时,则视为小重量。
换句话说,如果我的1RM是100公斤,我选择使用50公斤训练,这可以被认为是“小重量”训练;如果我选择70公斤级的训练,这可以被认为是“大重量”训练。

重量训练的有限实际应用
虽然小重量和大重量可以达到相似的训练效果,但在实际训练中两者都有许多缺点。
先从小重量训练开始,许多人认为小重量训练更简单、更容易,因为重量轻,所以你不需要做心理准备,也不用害怕杠铃的重量,但事实并非如此。
任何做过10RM深蹲的朋友都知道,当做到第五个时,已经汗流浃背,双腿酸痛了。如果你做20个,这相当于超高强度有氧训练。20个后,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在第一组之后,我保证你不想再做第二组。它不仅是一个复合动作,也是一个独立的动作。试着做几组接近力竭的二头弯举30次,你的心脏会跳得更快,出汗,肌肉会变得酸痛,这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经历,而且科学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与重量训练相比,小重量训练者有更高的自觉努力感和不适感。
因此,尽管小重量训练也能增加肌肉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不一定实用,尤其是在复合运动中。
相反,如果训练重量太大,也可能导致问题。

本研究中,20名有训练经验的男性大学生参加了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力量,七组,每组3RM,一组肌肉增强,三组10RM,每组的总训练量,即总次数x重量是相等的。
从结果显示,虽然两组肌肉生长相同,但第一组每次训练时间超过1小时,受试者也感觉更累,甚至有两个人因为疼痛而退出实验。

因此,超重训练可能会使训练时间更长,导致更多的精神和身体疲劳,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所以在实际训练中,如果是为了增肌,训练重量就应该选择在6-20RM,如果太重,就会出现以上的情况。
施瓦辛格用实际行动证明,健身这件事,是能让你受益终生
话题背景:对于健身这件事,我们没有办法预见自己将来会练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去尝试,世上任何一件事,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的,今天来看一看阿诺的一生,感受一下健身的魅力。今天我们讲述的主角是:阿诺德·施瓦辛格健康号2023-05-22 04:19:120006和中医实习生的聊天
科里来了几个见习的学生,两个是学中医学的,一个是中西医结合的,大二学生,都是零零后,对于我这个八五后来讲,忽然觉得自己老了,但却不是老中医,也不禁感慨,中医后继有人。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莫名其妙的为中医的未来去担忧,希望是杞人忧天。我问他们学了两年中医了,有什么感觉,说感觉中医太高深了,我继续问有没有信心学明白,他们表示不知道,总觉得很难。健康号2023-05-13 09:55:040000警钟长鸣!长距离跑步前,你应该知道这些
跑步几乎成为“全民运动”,据统计2010年到2014年中,跑步类赛事由12场上升到53场,整整提高了4倍。到2019年“马拉松”成为各个城市推崇的一项运动,似乎成为流行,一场马拉松比赛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医疗保障。但在大量资源的支持下,还会有意外事件发生,不由引起爱跑者的深思。那么在长距离跑步中,应该怎样量力而行?你要知道这些。1、身体机能决定是否适合长距离跑步健康号2023-08-05 17:24:440000不要小看肌力不平衡,不想让身材走样就要注意起这3点
大家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用部位,也就是最习惯使用的肌肉,那么着就会造成长期的不平衡,从而引起的肌力不平衡,那么这可不是可小问题,不要小看肌力不平衡,不想让身材走样就要注意起这3点人体是很奇妙的,甚至是当今也没能完全将其研究透彻,但是其对称的结构还是很显而易见的,这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美感,但是肌力失衡却在不断的破坏着这一点,所以我们要将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健康号2023-07-02 11:3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