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医实习生的聊天
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认为古代名医的学说,甚至《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如果要证明当下的一些观点,大多数都是引经据典。老师告诉你哪样是对的,你甚至都不能反驳的。


我问他们学了两年中医了,有什么感觉,说感觉中医太高深了,我继续问有没有信心学明白,他们表示不知道,总觉得很难。
学生们表示,自己是学理科的,到了大学感觉要转文科了,要学文言文,要学繁体字,要背诵很多古文、方歌、脉诀,甚至还要学国学、哲学,一下子让自己很迷茫,这也是学中医早期阶段必经之路吧。
所以,在大学学中医真的是挺辛苦年轻人的,一个中国人学传统文化、学中医竟然觉得很难,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中医界就是这样,听一些名老中医讲课的时候经常说,过了六十岁感觉才走入中医的大门,抬头看上面还有很多的台阶,离登堂入室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希望这是谦虚的说法,因为,一个学问要到老才能明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又有多少人耐得住这等寂寞呢?

再看现代医学,不断有新的研究,新的技术,新的学说应用于临床,肉眼可见的在不断的进步,也可以叫不断的试错,不断的修正甚至是推翻以前的理论,这和中医完全是两个领域。

科里来了几个见习的学生,两个是学中医学的,一个是中西医结合的,大二学生,都是零零后,对于我这个八五后来讲,忽然觉得自己老了,但却不是老中医,也不禁感慨,中医后继有人。
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莫名其妙的为中医的未来去担忧,希望是杞人忧天。
正能量总是告诉你要有文化自信,这个自信从哪里来?还不是要努力的学习东西方的文化,深入研究后才知道孰优孰劣,优势互补,盲从和自大从来都是不可取的。
学中医,大家都认为师带徒是比较好的教育模式,那是老式的师带徒还是新式的师带徒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只有新式的,老师要如何教学生呢?“真传一句话”的那种么?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87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不需扬鞭自奋蹄典型的寒与热都能辨清楚,也都知道治则“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可是在临床上,多数情况下疾病不是单纯的寒,或单纯的热,而是寒热错杂,存在用药矛盾,尤其是阳虚存在伏火,补阳助火,泻火伤阳气,两者你选择哪个,病人都会感觉用完药不舒服。中医林佳明2023-07-29 08:21:08
0000身体太僵硬不适合做瑜伽?从头瘦到脚的瑜伽,你不来试试?
说起瑜伽,大部分的女孩子都会觉得自己不适合这种洋玩意。其实瑜伽是非常养生的运动,特别是和那种没有钱去健身房或者没时间去健身的人。只要你买一张瑜伽垫,你的瘦身事业就可以开始。每天练一点长期积累下来,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效果,你的身体将会更加地健康和阳光。健康号2023-07-26 22:59:130000一例干燥综合征病案的经方辩证思路分析
余某,女,55岁主诉:口干,眼干5年余病史:患者诉5年前出现口干,眼干,唇干,左口角跳动,在当地就诊,排除糖尿病,甲亢,癫痫等证后考虑干燥综合征,予清热生津凉血等对证治疗,改善不明显,因为心烦,失眠诊断为焦虑症,服用抗焦虑药物氟西汀,病症改善不明显。刻诊:患者面色暗,中等身材,偏胖,患者神情焦虑。中医林佳明2023-07-27 05:14:31
0000周末简单谈谈升降散的运用
很多发烧的孩子,运用中医治疗不比西药差,往往能够自己退热。周末的时间简单聊聊,升降散。这首方子,一开始的时候运用比较少,现在很多发热,肿瘤,头痛,带状疱疹,我运用比较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升降散,是杨栗山由赔赈散变化而来,对于赔脤散,张良佐评价说“此药计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下咽即苏,半日全愈,全活者不可胜计”升降散由:白僵蚕酒炒,全蝉蜕,姜黄,大黄组成。中医林佳明2023-08-01 04:06:45
0000大白菜炖豆腐,别直接下锅,多加一步,豆腐更鲜嫩,还不会碎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豆腐有“素肉”之称,营养价值可比肉高多了。现在二师兄身价高不可攀,豆腐价格确不及猪肉的十分之一,冬天可以没有猪肉但不能没有大豆腐,毕竟大白菜炖豆腐可是冬天标配家常菜,直接秒杀一切大鱼大肉。看似简单的一道家常菜,做法也是有技巧的,今天就把家常炖豆腐的窍门分享给大家,学会这样做,豆腐不但不会碎,还更鲜嫩又入味。健康号2023-05-29 16:24:3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