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94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56期,聊一聊中医之,quot,咳嗽,quot,2)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29 03:50:031

从中可以分析出,脾——胁下——肩背,他们之间有联系。开创苓桂术甘汤治肩背痛!我用参苓白术散治过两例肩前侧痛!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可以治肩痛。我的体会是经典讲的东西准,理解好了,一用灵!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那个病人,她就把外因“药名”看作起决作用,认为药名叫治感冒就是治感冒,不治咳嗽。不懂哲学,害处大!毛泽东不懂造原子弹,但精通哲学,会分析问题,能领导造原子弹。

湿聚为饮,要有空隙才能藏饮,人体只有四个地方,即“四饮”。另外,《内经》说:“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右胁下”,应属于脾的部位。在临床上去体会。而肝是“两胁下”。以前有一人右胁不舒服,那种感觉说不出来。根据以上认识,用补中益气九,好使!刚才聊的这些,是不是觉得“模糊”?是的!但是“意”准!

中医要的就是“意”准,“医者,意也”。中西医不同,西医要的是“数据”准,中医要的是“意”准!中国人,对掌握“意”不难,在社会上为人处事,你不都是看对是什么“意”嘛,而不是看对方说什么了,是吧。

西医界,动不动就来“关公战秦琼”,不是一个朝代之人,硬把两人往一起弄,有意思!明明是笑话,硬美化成“科学”。

真正进入中医状态,处处都是医院。见有的人,咔咔咳嗽,弯腰想吐,可是什么也没吐出来,他就是胃咳。喝一碗生姜水都有效,生姜止呕,呕止则咳减。若明理,信手摘来皆妙药!这是至理名言,不是吹牛皮!根本就不必死守某个治胃咳之方药。当年我二十几岁,跟恩师学艺。那时年轻记忆好,记了满脑子书本上的症状。可是临证时很少见,看恩师他怎么对待书本上没有的症状?琢磨了好几个月,明白了“意”一致,即可用。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54期):聊一聊中医治"咳嗽"

“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在临床上,咳嗽呕吐食物的症状有,但不多见。而有胃咳之“意”的很多。比如近期打饱嗝,恶心,想吐。按“咳而呕”论治,它就好使,能解决愁人的咳嗽。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用非得在医院才可见。你走路都能见到。

国家取消药物商品名,采用通用名,这是正确的!商品名可以随便起名,都是一个方,这厂家叫骨刺灵,那厂家叫痹痛灵,乱叫一通。把小柴胡汤,起名叫感冒冲剂,老百姓不懂,感冒用了,一下子弄成肝阳上亢。在药名和成分两者中,成分决定主治,药名只是提示主治,不起决定作用。

胆咳,在临床上,很少见到有呕吐胆汁的,但是胆有问题之“意”,却很多,利胆立杆见影。有一个病人,轻咳一个多月,中西医止咳药用了很多,无效。我看她有胆胃咳之“意”,用了一个感冒的药(药名是治感冒的),我用时根本没看名称,而是看成分,其中有龙胆草,石膏,其余成分不捣乱。

可是她不想用,并说:“我没感冒”。我说:“你不懂,用吧,肯定好使的”。结果大效!我当时就想:古人不欺我也!药名,是人起的,没用。在医院,就开方,不这么用。

怎么诊断是哪个五脏引起的咳嗽呢?当是其他五脏引起的咳嗽时,除了肺有咳嗽症状之外,其他五脏还会同时有症状出现,哪个五脏有症状就是哪个五脏引起的咳嗽。而没有症状说是,我们不承认。我以前见中医治哮喘,按肾不纳气论治。医理是存在肾不纳气则喘,但是现在没有症状反映肾虚。

两部经典讲咳嗽,一个是说病因是悬饮,一个是说病因是脾。症状一致,都咳则胁下痛。饮与脾是有关系的。内经对症状描述详细,隐隐疼痛牵引到肩背。还有“背寒如掌大,内有水饮”。湿聚为饮,都是“水”,湿相当于是饮之轻症。饮可致肩背痛,内湿也可以。

爱因斯坦20个密秘,其一,尽管爱因斯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发明的理论不断拓展科学的边界,但他生平却很少到实验室中做研究,他只用自己的大脑工作,有时在纸上写写画画即可。中医也是人类最伟大科学之一,也只用大脑的。《爱因斯坦20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秘密:你知道几个?》,这文中讲的,网上能搜到。

用华夏文化理解中医,它就是植根于华夏文化,偏要用西方文化来理解,风马牛不相及,理解不了的。还有,肝虽然长在右侧,但是肝气左升,肝气郁滞应左侧不适明显。现在右侧不适而左则无不适。显然与肝关系不大。与脾和肺关系大,肺右降嘛。别管西医那套,按中医这套办就对,能解决问题。

《内经·咳论篇十八》:“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这就是主观判断,唯心主义,不好使正常,好使才是怪事。现在唯心主义盛行,你看各类营销,满嘴都是唯心主义。比旧社会红枪会喝符水刀枪不入还厉害,想干啥都能干成。不懂哲学,不知何是唯物何是唯心?更不知应该按唯物办还是按唯心办?行事就盲从,无主见。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