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3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47,六经辨证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28 13:30:380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我是第三个大夫,我看前两个大夫开得方子基本上是合理的。病人的症状、体征、脉象没有很特殊的地方,所以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才把辨证的着眼点放在了舌质。病人舌质深红,就凭舌质深红判断热毒郁滞在厥阴血分。

患者为胃脘部胀满,舌红苔黄腻,为上有热,大便烂,脉沉细,为下有寒,根据舌脉有太阴病,综合考虑为厥阴合并太阴病。

男,48岁,反复胃脘部胀闷20年

1月15在市一院查电子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惊恐万分,担心发生癌变,现自觉胃脘部胀闷,进食后胃疼,欲吐,大便烂,每天三次,小便正常,无口干口苦,无鼻塞流涕,无腰痛,舌红苔薄黄稍腻,脉沉细。

在这里想给大家提示的是:白头翁汤,张仲景在《伤寒论》用它治疗拉肚子,脓血痢。我用它治疗过附件炎。有的医生用它治疗过妇女的乳腺炎,还有的医生用它治疗过眼结膜炎。虽然这些病不一样,部位也不一样,但是异病同治的机理都一样。

2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脘部胀闷,疼痛,无反酸恶心呕吐,在当地治疗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近期腹胀明显.

举例来看:一名中年妇女,少腹摸着有条索状物,按之压痛,这是第一个症状。第二个症状就是黄带比较多而且异味很大。西医诊断为附件炎。

因为这个病是慢性附件炎,遇劳累、生气、性生活多就经常发作,后来又做了水丸,“丸者缓也,汤者荡也”。

今天学习白头翁汤治疗附件炎案

第一个大夫只想到了湿热下注,忽视了癥瘕积聚。少腹部摸着有条索状物,我们中医讲这是癥瘕积聚,有瘀血。第二个大夫想到了,用了桂枝茯苓丸,而且桂枝茯苓丸同时还有利水利湿的作用。这个方子比第一个大夫开得要好。但是也没效。

附件炎是少腹的病变,厥阴肝经走少腹环绕阴器,少腹是厥阴肝经所主的部位,所以我诊断这是厥阴病,热毒郁结在厥阴。用白头翁汤加减,但白头翁汤中缺少活血化瘀散结的药物,所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了五灵脂、元胡,共6味药。服后效果明显,3付药后虽然仍有包块,但疼痛明显减轻,黄带也减少。6付药就痊愈了。

这个治疗思想谁教的,张仲景啊。张仲景在六经病篇之后又写了两个附篇,其中有一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就是讲的治未病,防止病后复发,这也是用了张仲景的思路。这个丸药一做就吃一个多月。

就是肝经热毒循经或者横逆导致乳腺炎,或者上攻导致结膜炎,或者下注导致下痢、附件炎,但因机都一样。都是肝经热毒郁结。才有了异病同治的基础。这个病例用三妙散、桂枝茯苓丸差之毫厘,但临床没效,失之千里。所以我们中医在临床上辨证思维和临床用药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第二个大夫用的是《金匮要略》里的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在《金匮要略》里是治疗妊娠癥病的。是活血化瘀利水的一张方子。第二个大夫用桂枝茯苓丸应该说比第一个大夫用三妙散更接近于正确。

六经辩证分析:

前面有两个大夫开了两张方。第一个医生用三妙散加减,用三妙散没错。黄带多而且味大这不是湿热下注吗?第一个大夫想到三妙散应当说这个辨证思维基本上是对的,但是疗效不好。

林佳明,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辩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辨方证:半夏泻心汤合理中汤、茯苓饮

白头翁汤很好用,但因为大家受思维的局限,恐怕在座的很多医生还没用过白头翁汤。其实只要明白白头翁汤治疗的是厥阴病,是凉血热,解血分热毒的一张方,临床上你就会用白头翁汤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