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50

关于(药,与,毒,的三则医话)

健康号2023-07-26 06:32:160

【二】平时常有粉丝会问,这个中药有毒,吃了会不会中毒?岂不知凡药皆毒!所谓的毒药,是“以毒攻毒”的,所有的药都是不平的,它如果不具备偏性也无法纠正你身体出现的偏性。附子有毒,大黄有毒,细辛也有毒,但是一个善用药的人就像一个善用兵的将军一样,我知道你的特点,我就是要给你一个发挥你的特点的机会。所以呢,“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另外,中医里有句俗话说“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开剂量谈论毒性。比如,素食有益于健康,但若不配合葱姜蒜等温性食物,久吃素食就容易偏阳虚。再如,蜈蚣有毒,适量应用,但却能攻逐肿瘤,祛风定惊,蜈蚣不但不伤人,反而有益于健康。明代大医张景岳说:“人有能耐毒者,有能不胜毒者”。不同的体质、年龄、性别,对中药的耐受力也不同。一般来说,体质强壮的成年人对药物的吸收、转化、排泄较快,敏感性较低,耐受力强,而体弱的老人、幼儿和妇女处于月经期、哺乳期则恰好相反,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由此说,对于体质强壮的成年人,若病情需要,即使重剂也可避免中毒。反之,对于体弱之人,即使轻剂也要注意有伤正之虞。

【一】中药有毒本来就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内经》说“药者,毒也”。此处毒和药是一个同义复词,即“毒”字和“药”字两者是并列关系,即毒就是药,药就是毒。毒药就是指药本身。这里的“毒”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毒”不是一回事,指的是药物的偏性,治病的原理就是以药性之偏纠病性之偏,如寒证当用热药,热证当用寒药,如果中药没“毒”,怎么能治病呢?有“毒”是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比如生姜辛温,所以能散寒祛邪;牛奶甘微寒,所以能滋阴补虚,如此等等。在良医手中,中药正因为有毒,所以能治大病重症。但如果滥用中药,当然对健康有损。再者说,我们人体生病了,其实就是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出现了偏差,而服药治病即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五行的失正。如果药物的偏性正好符合人体脏腑的偏差,那么,药物治病的疗效一定非常高,且完全没有毒副作用。反之,若药物之偏不完全符合人体之偏,那么,药物就有毒,这个毒会伤害人体健康。进一步说,若能精确辨证用药,则药物即是治病救命的仙丹。反之,若不辨证,或辨证不精,那么,中药亦能成为毒药。更不要说化学合成药物,人体不能识别,其毒性更大。

【三】有中医黑很狂妄,他们一直说中医是迷信,认为中药有毒,并且表示自己坚持不吃中药。其实,何为中药之毒?其实,所谓的“毒”就是中药的偏性,偏性小则毒小,偏性大则毒大。《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有:“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不同病情,使用偏性大小的毒药来分别治疗,并且对于偏性大,作用峻猛的毒药,在疾病好转后应该尽早停用。且以食物为例:大米偏性小,我们认为无毒;辣椒偏性大,所以才有毒。事实上,真正没有偏性的食物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食物都有毒。况且,中药能治病,正因为其有偏性。麻黄、桂枝是中药,生姜、大枣也是中药。配伍在中药汤方里的丹皮、紫草、薤白等中药你可以不吃,但药方中还有大枣、大葱、绿豆、薏米、蜂蜜、白糖、小麦、赤小豆、盐、醋等等,这些中药你总要吃吧。况且,在中医看来,水也是一味中药,但你天天都在喝!事实上,很多中药即是我们的日常食物,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比如,生姜、大枣、胡椒、花椒、肉桂、丁香、桑椹、龙眼肉、核桃、芡实、枸杞、山药、小麦、小米、高粱米、赤小豆、绿豆、豆豉、白糖、酒、醋、茶、盐等等,既是中药,也是食物或调味品,这些有毒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