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本文节选自《浅论“无我”与“实事求是”的综合辩证关系》专题,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赏析与雅正。
白是什么,是象,是相,是表面的现象,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闻得到的、听得见的,这就是白,白从哪里来,从黑而出。黑呢,就是产生这个表面直白万物万事的基础,黑也是玄,或者说万物之母色,黑色就是万色之母,在《易经》里也表示天,所以先秦时代都崇尚黑色。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的玄牝,也就是黑,万物之根本的意思。

东方既白 著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什么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呢?说白了就是就是“通观而知变、通观而达变”,知其有,守其无,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知其相对对立性,守其绝对统一性,以绝对统一性为本,以相对对立性为末,这既是天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总公式,亦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总法则,即我们常说的那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关于在“道生一”的过程中,谁能以“绝对统一性”为本,替天行道,生老百姓和万物的“生”,谁就能“得道多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问题。其实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就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具体什么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呢?就是说明白人要常常抓住基础要害,要抓住和守住事物的根本,不管什么人只要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能“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就能“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就能“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就能“得道”,就能“天人合一”。这是相当,您说老子厉害不厉害。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所以你只需要“此心不动”、“守其黑”即可,在“随机而动”、“知其白”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一份常德在,自然就会化之,如此往复做到常态化,就是“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则自然“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作者 | 东方既白


雄出自于雌,以雌为本,以雄为末,致虚极,守静笃,荣出自于辱,以辱为本,以荣为末,致虚极,守静笃,雌雄和荣辱,“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和“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亦是同样的道理。
只有守其黑,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知其白,守其黑,是知其白的前提,知其白,也是守其黑的效果。一般人不能守其黑,不懂得万物根本的玄妙,就一定是迷失在白里,白里为什么会迷失,因为全都是现象的变化。
尤其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尤其厉害,一下子就说透了“阴阳之道”和“对立统一性”规律的主次关系和本末侧重,一既能生二,二又要归一,这两者之间是有相互依从和演变逻辑的,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与“零和博弈”。
上一篇:一生二,二生三,既能一分为二,又要合二为一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在日常修行中,守根本之心,以观天下之白,就会慢慢出离这个白的表象之迷乱,获得一种稳定笃定的觉察的状态。而拥有了这样的状态后,对所有万事万物,包括自己内心的思绪,全部一揽子都在这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却不加干涉不参与不做判断,这就叫知其白。

知其白,是个什么状态呢?知其白,就是观照万物,观照万物的变化,发生、灭亡、以及这些与自己内心的相应。“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观复,就是知其白。
心脏术后肌钙蛋白升高超200倍,才有预测30天死亡价值!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国际前瞻性研究发现,常规心脏手术后若心肌肌钙蛋白大幅升高,可作为预测心脏手术患者死亡风险的重要新指标。目前,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梗和心肌损伤的定义,心肌肌钙蛋白升高阈值水平差异很大(从参考上限的10倍到>70倍)。比如,阜外医院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心脏搭桥术后48小时内,如果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较术前升高>130倍,可作为术后30天死亡的预测界值。睡太少,可致五种心血管病!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既往很多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有健康风险。4月5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数据库的孟德尔随机研究证实,睡得太少(≤6小时)是多种心血管病的潜在致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肺栓塞、冠心病、心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与房颤也有关。然而,睡眠时间太长(≥9小时)不太可能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致病危险因素。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与多种心血管病间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9-15 09:06:28
0000我国老年人20年间腰围增长8厘米!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现如今,挺着啤酒肚的人不在少数!腰围反映腹部脂肪堆积,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腰围超标与心血管病等慢病密切相关。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纵向数据的分析表明,从1993年到2015年,我国≥65岁老人的平均腰围从78厘米增加到86厘米,增长了8厘米。女性的腰围增加幅度大于男性。研究者分析,由于性激素对身体脂肪的积累和分布非常重要。绝经后妇女的激素变化使脂肪组织更有可能积聚在腹部。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1:20:53
0006中国最新血脂异常调查:1/3成人血脂异常,两成居民“好胆固醇”低,血脂异常控制率仅4%
近期,阜外医院王增武等人代表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组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35岁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7%,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16.1%、7.8%和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和甘油三酯高最常见中国居民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占19.2%。中国心脏健康饮食,降压效果堪比药物!Circulation发表武阳丰等研究
关于有益于心脏的健康饮食,之前广为人知的是美国DASH膳食和欧洲地中海饮食,并经过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但西方饮食,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近日,武阳丰教授等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研究称,中国心脏健康饮食(ChineseHeart-HealthyDiet,CHH饮食)的降压效果,堪比降压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26:0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