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血脂异常调查(1,3成人血脂异常,两成居民,好胆固醇,低,血脂异常控制率仅4)
本研究中,我国≥35岁人群胆固醇水平已高达4.76 mmol/L。
来源:李苏宁,张林峰,王馨,等. 2012~2015 年我国≥35岁人群血脂异常状况调查.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681-687.
其次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占14.1%。
根据2016 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所定义,甘油三酯≥2.26 mmol/L 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总胆固醇≥6.22 mmol/L 为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4 mmol/L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14 mmol/L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以上情况之一者或区/ 县级以上医院诊断,目前服用调脂类药物,为血脂异常。
有糖尿病的人半数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患病率在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无差异,男性高于女性。东部、中部和西部血脂异常患病率也无明显差异。
2010 年中国慢性病监测研究中≥18岁胆固醇水平为4.04mmol/L,2012年全国调查显示则为4.50mmol/L。
而2010 年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为10.9%、6.8%和3.53%。
作者称,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也较高,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国民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
尽管与2010年调查研究相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意味着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任务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认为,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对我国成人心血管病预防意义重大。
有高血压的人中,41.3%存在高脂血症。糖尿病人中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53.1%。
但在这两类患者中,血脂异常治疗率分别仅为13.0%、16.4%,控制率也只有6.5%和7.0%。
近期,阜外医院王增武等人代表中国高血压调查研究组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35岁人群中,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7%,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16.1%、7.8%和4%。
该研究于2012~2015 年在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9 678 名≥ 35 岁人群纳入分析。
研究者认为,应加强对国人血脂异常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善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并尽早对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控制血脂异常的发生和发展,以期更有效预防人群心血管疾病。
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胆固醇水平为3.81mmol/L。
中国居民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占19.2%。
本研究结果显示,≥35岁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分别为16.1%、7.8%和4.0%。
有7.5%的居民胆固醇高,6.0%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血清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呈负相关关系。因为HDL-C 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可减少胆醇在血管壁的沉淀,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小幅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和甘油三酯高最常见
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有关。有研究表明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大约增加920万。
欧洲研究称,这种常添加在茶叶中的中药或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
欧洲研究人员发现,广泛使用的一种中药——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中含有能导致心律失常的成分。吴茱萸主要产于贵州、广西等省区,多系栽培,其提取物可治疗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口腔溃疡等在内的一系列症状。【CHC2017】BMJ荣誉副主编:只有15%学术研究有价值
“如今学术领域仅有15%的研究具有真正价值”,《英国医学杂志》(BMJ)荣誉副主编及BMJOpen主编TrishGroves教授说。他认为,从提出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到建立合理的设计和执行方案,到有效运行和管理研究项目,再到得出客观公正的研究结果,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将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每天多吃一克盐,肥胖风险增25%以上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吃盐太多的话,不但血压升高,肥胖的风险也会增加。具体说来,每天额外增加1克食盐量,儿童肥胖的风险增加28%,成人肥胖风险增加26%。有些人认为,菜咸了下饭,吃盐多的人肯定饭量大。但该研究在考虑了人们所摄入的食物总量之后,盐仍然是决定体重的一个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食盐量与体脂有一定关系,作者推测可能是食盐让新陈代谢过程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身体吸收脂肪的方式。工作时体力活动多有害处?两项研究结论不一致
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丹麦十年随访研究发现,即休闲时进行体力活动,可明确预防心血管病和死亡,但工作过程中如果经常进行体力活动,比如走路、搬运、重体力劳动等,会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工作时久坐不动反而没事。这种“体力活动悖论”,一时间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佛明汉心脏研究:10%男士一生中会发生心脏猝死
生活有时候就是难为男士,比如佛明汉心脏研究的一项分析就显示,男士比女士心原性猝死终生风险高。研究显示,每9个男士就有1个面临心原性猝死导致的早死风险,而女士则是30个人中有1人有此风险。具体而言,对于45岁的中年人,男士心原性猝死终生风险为10.9%,而女士则为2.8%。而且男士若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中2个或以上猝死风险就还会增加,至少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