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高血压(被忽视的高血压类型,Hypertension杂志综述)
直立性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因年龄而异。过度神经激素激活是年轻人的主要因素,而血管僵硬在老年人群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证据来自使用收缩压定义的直立性高血压研究,而舒张性直立性高血压的临床意义仍不清楚。
综述指出,直立性高血压长期以来被忽视。鉴于直立性高血压与隐性高血压相关,患持续性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临床上应常规测量直立位血压,尤其是在血压正常高值的人群中,这些人群更容易患隐蔽性高血压和直立性高血压。
文章指出,使用 20 mmHg切点诊断直立性高血压更适合中老年人,对于年轻人,这个界值可能低估直立时血压升幅较小者的危害。
美国自主神经科学学会和日本高血压学会也提出了直立性高血压的定义,即当从仰卧位变为直立位时,收缩压持续升高≥ 20 mmHg,这与收缩压至少140 mmHg相关。但直立时血压升高的幅度较小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 ≤45岁人群中。
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较高和/或压力反射失调相关的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衰老通常与直立性高血压有关。
来源:Palatini P. Orthostatic Hypertension: A Newcomer Among the Hypertension Phenotypes. Hypertension. 2023 Jul 7.
直立性高血压是指从卧位转为直立位后血压升高。Hypertension杂志一篇综述指出,直立性高血压与隐蔽性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心血管病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测量应在直立姿势后1分钟开始测量,至少测量3次血压,可在1、3和 5分钟后测量血压,建议应在不同日重复测量直立血压。
0000
相关推荐
换瓣术前,冠脉CT可替代造影!?阜外医院吕滨等研究
部分接受换瓣手术的患者在术前需要行冠造影评估冠脉。而冠脉CT具有无创、低成本、低辐射的优势,能否替代造影?阜外医院吕滨等发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在换瓣手术前使用冠脉CT检测冠心病不劣于冠脉造影。研究于2017~2018年月连续入选拟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958例患者接受了冠脉CT检查,冠脉狭窄≥50%或不能判断的患者再接受了冠脉造影。1255例患者在术前直接冠脉造影。每日两个西红柿,或三个苹果,或有助挽救吸烟“熏坏”的肺
近期一项对欧美人群追踪10年的研究显示,每日平均吃两个以上西红柿或者三个以上水果,尤其是苹果,有助于让吸烟“熏坏”的肺愈合。据研究者介绍,一个人通常在30岁时肺功能开始以不同速度衰退。而研究显示,每日平均吃两个以上西红柿或者三个以上水果,要比每天进食不到1个西红柿或1份水果,会更延缓肺功能的下降,尤其是之前有吸烟史的人中更为明显。杨进刚阜外2023-08-13 14:16:51
0002最高法:新药临床试验数据造假,最高或可判死刑
临床试验数据造假也算是陈年痼疾了。2015年“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风暴”更是影响颇大,去年英国老牌医学杂志BMJ上发布的一则消息就称,中国80%的临床试验数据不够真实。如何有效打击临床试验造假,保障国人用药安全?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就出了一套“组合拳”。大连医大一院夏云龙等:房颤时右心房也可血栓脱落,致肺栓塞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夏云龙、孙源君等在本刊指出,颤动的右心房同样可形成血栓并脱落致肺栓塞,并且房颤本身也会伴随机体高凝状态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另外,肺栓塞引起的缺氧及右心压力的增加、扩张也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房颤和肺栓塞的患者,抗栓仍是核心,但需注意个体化评估治疗。【马长生团队报告1万例中国房颤注册研究结果】不同医院抗凝比例最大相差17倍,半数卒中高危患者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据估算,在中国到2050年>60岁人群中将有520万男性和310万女性患有房颤。房颤之最大危害就是增加卒中危险,而且多致残致死。口服抗凝药的应用则会降低这种风险,我国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状况如何?近期北京安贞医院董建增等通过分析中国房颤注册(CAFR)研究发现,2011-2014年,中国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比例有很大提升(图1),但不同医院差异较大,应用比例最低和最高者相差17倍。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6:01:2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