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后戒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6,韩国研究)
来源:Hyeon Chang Kim, et al, Smoking Habit Change After Cancer Diagnosis: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Risk.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Published:01 June 2023.
在确诊癌症后开始吸烟或复吸者与持续不吸烟相比,心血管病风险增加51%。
研究者指出,与同龄人相比,癌症患者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本就升高,更应该严格戒烟,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人员从韩国国民健康数据库纳入30多万名从未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中风的癌症患者。中位年龄为59岁,52%为女性。
与持续不吸烟相比,持续吸烟者、开始吸烟/复吸者和戒烟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高出86%、51%和20%。
《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韩国研究显示,与从不吸烟者相比,若确诊癌症后仍继续吸烟,心血管事件风险会增加86%,而戒烟能降低风险。
研究人员评估了各组在中位5.5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中风或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分析校正了可能影响吸烟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关联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收入、住所面积、酒、体力活动、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合并其他疾病、药物、癌症类型和抗癌治疗。
与继续吸烟相比,戒烟有显著的益处。57%的人在确诊癌症后戒烟。与继续吸烟相比,戒烟可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36%。
大约五分之一继续吸烟的患者在诊断癌症后,每天吸烟量至少减少了50%。虽然吸烟减少,但与继续吸烟且没有减少吸烟量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同。
根据癌症诊断后吸烟习惯的改变,患者被分为四组:(1)从不吸烟;(2)戒烟,(3)4777人开始吸烟或复吸;(4)持续吸烟。

0000
相关推荐
JAMA子刊研究估算,执行美高血压新指南比JNC8多预防16万例总死亡,但增加了7.9万例急性肾损伤或衰竭事件
据《JAMACardiology》上发表的一项分析,依据美国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与2014年JNC8指南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提高了13.5%,增加3130万高血压患者,被推荐的抗高血压治疗患者增加4.7%,即1100万例患者。从而导致全因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减少,但增加了低血压和肾损伤的不良事件。阜外医院老年患者同期换瓣和搭桥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好
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均是常见病,有一半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患者(≥65岁)合并冠心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寒松、查正彪等研究提示,这类高危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而且三支病变较多,但这类患者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死亡率3.0%,手术近、远期效果比较理想。丹麦研究发现,大量烟酒不仅催老脸蛋儿,还有身体
为什么一样的年龄,有的人“冻龄”,有的人却油腻腻颇显老态?近期来自丹麦一项对万余人追踪11年多的研究显示,大量烟酒催人老,老的不仅是脸蛋儿,还有身体。怎么算老?该研究中用了四种与心血管病和(或)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的人体老化迹象来衡量:耳垂皱褶、眼睑黄斑瘤、角膜弓以及男士谢顶。不明原因房颤要查原醛!欧洲高血压学会发表原醛立场声明
近日,欧洲高血压学会内分泌高血压工作组发布了关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的遗传学、筛查和确诊的立场声明。声明指出,原醛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的疾病,目前它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很高。我国重庆学者在JACC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新诊高血压患者中至少有4%存在原醛。阜外医院蔡军等2018年发表的一项单中心研究显示,在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原醛占5.2%。遗传学晚期肾病,可用这种利尿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高血压通常控制不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晚期慢性肾病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治疗在12周时改善了血压控制。研究纳入160例4期慢性肾病和高血压控制不佳(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其中121例(76%)患者患糖尿病,96例(60%)患者服用攀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