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老年患者同期换瓣和搭桥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寒松、查正彪等研究提示,这类高危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而且三支病变较多,但这类患者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死亡率3.0%,手术近、远期效果比较理想。
本研究纳入232例年龄≥ 65岁以上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10年。
研究还发现,吸烟、高脂血症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患者的远期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2~3倍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类高危人群中,女性患者以及合并房颤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另外,体外循环时间长也影响这类高危人群的早期预后。外循环时间超过2 h 后,每延长1 h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约增加近3倍。
来源:查正彪,杨滔,孙寒松, 等. 老龄主动脉瓣置换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2015, 30: 1147.
研究者发现,这类高危患者的瓣膜置换以生物瓣置换为主,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呼吸机通气时间延长(12%)和出血(6%)常见,术后远期不良事件以心功能Ⅲ~Ⅳ级或心绞痛复发多见。
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均是常见病,有一半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患者(≥65岁)合并冠心病。
0000
相关推荐
心梗嚼服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多国学者观点
在目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南中,心梗发病后尽早嚼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是I类推荐,也被认为是标准治疗。然而,2月16日,美国、英国、日本、挪威学者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文章指出,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缩小梗死心肌面积的很多药物和干预措施,在临床研究中却未发挥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心梗发病后给予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是“罪魁祸首”。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6:35:59
0000近15年我国2型糖尿病死亡率增加12%!中国疾控中心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利用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NMSS)数据分析表明,从2005年到2020年,中国糖尿病死亡人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老年人和不富裕地区人群。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2005年的12.18/10万上升至2020年的13.62/10万,增长了12%。阜外医院无射线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经验:疗效和安全性具佳
杨进刚阜外2023-08-29 08:20:27
0000诊治冠脉夹层,要用对武器!北大人民医院刘健等综述
近期,北大人民医院刘健、郭萌发表综述指出,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腔内影像学检查在自发性冠脉夹层的确诊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作者指出,临床高度怀疑自发性冠脉夹层时,应尽早进行冠脉造影。但在4种类型自发性冠脉夹层中,除1型外均有漏诊和误诊可能。因此,非1型患者均建议进一步行冠脉腔内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健康传播是重要的转化医学
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智慧时代,但在社交媒体趋之若鹜,但正确信息资源非常匮乏时,不正确的信息反而会得到猖獗转载。这样就造成了网上的流言不断,比如: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外七八十年代就淘汰了;跑步比久坐死亡率还高;蛋黄该吃就吃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留言在微信上转载量巨大,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