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5

健康传播是重要的转化医学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17:090

通俗易懂的传播健康进展,把社会需要重视的疾病发展趋势告诉媒体,告诉老百姓,也让官员知晓,从各个层面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更加重要的转化医学。

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个维度。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绍光教授曾说过,“健康是智慧,不是技巧”。并说,智慧很少,知识很多,以哲学认识世界,以科学观察社会,以医学珍爱生命,以禅学净化心灵。

很多医生在本专业内研究的很深,但是,一个专家在某一方面过于深入的话,必定在广度的认识上有些局限。我国的医生在培养方面,缺少艺术、文学、音乐、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浸润。人的修为不应仅局限于专业成就,也应包括人格、人性及人的情感方面。

实际上,医院中医生经常使用的传播理念与大众传播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向公众传播更需要诙谐幽默,结合时事,深入浅出,让人能够体验阅读的快感,而不是术语连篇,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这样就造成了网上的流言不断,比如: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外七八十年代就淘汰了;跑步比久坐死亡率还高;蛋黄该吃就吃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留言在微信上转载量巨大,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比如一则网上的笑话,一实习生病程中描述:患者稍显苍老的头上缀着点点银丝,这种说法就会被视为异类,放到医生的语境中就会格格不入。而科研论文的标题更可能是这样:溶栓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费用效果分析。这样的语言,即使是心血管专业的医生也不一定能够听懂。

我们经常强调医学人文,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医学人文就是医生讲话时,病人能懂,愿意听他说话。我也曾接触过一些医生,当他与病人谈完话后,病人或家属非常愤怒,竟然要追着满屋要打医生。

医院中的医生掌握着疾病的防治知识,但问题是医生普遍的沟通技能欠佳,即使在日常工作中,当着病人的面,也不一定能清晰的传递关键信息,更何况写成老百姓愿意阅读的科普知识?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一个医生能不能与病人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写作与公众沟通,把专业内深邃的知识,通过浅显有趣的语言向公众传递,就成为了判断其思想边界的一个标准。从这点看,这也是判断其是否能够成为大专家的一个理由。

如果把老百姓容易上虚假骗人的广告的当归结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低,那就是推脱责任。我们对科学的健康信息服务的供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致使科学信息缺位,也是虚假信息流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医生从事的是与健康有关的工作,这个群体无论是在医改,还是在向公众传递正确的疾病保健信息,从总体上看是缺位的。

中国文化在信息交流时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不一样,西方文化中,学生没有听懂,是老师没有教好;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含蓄的,是靠人领悟的:学生学习不好,是学生能力差。在临床上,很少有医生认为,把病人或家属没能理解的治疗情况,归结于自己没有说清楚。

这与李一、张悟本、王林这类骗子大师当年的热捧如出一辙。一方面,记者有追寻“人咬狗”新闻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中国的民众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判断力,中国的产生骗子大师和信众的土壤仍然存在。

医生由于日常阅读有关疾病规范诊疗材料,书写病历,写科研论文,但这些材料的本质是科学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的特点是要求信息完整,传播时不能有歧义,能重复,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

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是一个智慧时代,但在社交媒体趋之若鹜,但正确信息资源非常匮乏时,不正确的信息反而会得到猖獗转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