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人吃降压药会升尿酸?阜外医院张伟丽等发现药物所致高尿酸血症易感基因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可增加3~5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而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升高尿酸。
近期,阜外医院张伟丽团队研究发现,通过检测SLC2A9基因及A1C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可预测降压药物相关高尿酸血症的易感性,研究发表在Clinical Genetics杂志。
研究基于全国多临床中心高血压队列“难治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2011年01月 至 2015年12月),纳入辽宁省本溪社区和黑龙江省红兴隆社区40-74岁高血压患者1840人,服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平均随访2.25年,其中369人新发高尿酸血症。研究者检测29个尿酸易感基因和4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了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结果发现,SLC2A9基因rs3775948和rs131296762位点与高尿酸血症的低风险相关;SLC2A9基因rs11722228位点和A1CF基因rs10821905位点与高尿酸血症的高风险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具有SLC2A9 基因rs11722228CC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比较,具有rs11722228T(TC和TT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时,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增加约2倍(图1),提示具有SLC2A9 基因rs11722228T等位基因的高血压患者慎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图1 服用降压药物对携带尿酸易感基因的高血压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风险的影响
另外,与具有A1CF 基因rs10821905GG基因型且未服用噻嗪类利尿剂的高血压患者比较,具有rs10821905A(GA和AA基因型)的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时,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增加约3倍(OR=3.19, 95% CI: 1.63~6.28; P=0.001),提示具有A1CF 基因rs10821905A等位基因的高血压患者慎用利尿剂。
研究者建议,可通过检测SLC2A9基因及A1CF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指导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用药,降低降压药物相关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风险。
近几年,张伟丽团队在高血压的控制、用药及相关遗传因素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ging and Disease等国际期刊。
来源:Chen Y, Yang Y, Zhong Y, Li J, Kong T, Zhang S, Yang S, Wu C, Cui B, Fu L, Hui R, Zhang W. Genetic risk of hyperuricemia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ssociat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A longitudinal study. Clin Genet. 2022 Jan 13. doi: 10.1111/cge.1411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阜外医院张健等:降糖新药让心衰管理现曙光
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患者糖代谢水平及预后相关研究的深入,血糖管理已成为新的干预靶点。管理心衰,管好血糖很重要糖尿病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衰患者合并糖尿病较为常见,中国心衰注册研究显示约占21.7%。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心衰患者本身其心肌细胞在结构、功能及能量代谢方面出现了复杂的变化,存在糖代谢紊乱。因此,对于心衰患者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ChinaPEACE研究新分析挑战指南:<60岁心梗男士收缩压≥100 mmHg或无需溶栓?
指南建议,对于发病12小时之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或12-24小时就诊但仍有缺血症状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指南推荐应该进行再灌注治疗。但如果不能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是否所有患者都应去溶栓呢?阜外医院蒋立新团队近期应用典型的决策树方法,分析了ChinaPEACE研究中适宜溶栓但没有接受任何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得出的结论对心梗指南提出了挑战。杨进刚阜外2023-08-06 12:18:50
0002干预左主干分叉病变后,应常规评估生理性残余缺血!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阜外医院徐波、窦克非团队研究
5月16日,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徐波教授研究团队针对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最新研究成果[1]。该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以判断左主干(LM)分叉病变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生理性残余缺血的预后意义。μQFR是全球首个融入了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和分叉病变分析模式的计算冠脉生理学快速分析系统,且支持单体位快速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9:42:12
0000女性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建议用50mg,肥胖/超重者用75~100mg!刘梅林等解读中国专家建议
月经周期,妊娠,绝经……,女性凝血状态也在随之不断变化,如何在女性中游刃有余地将抗栓治疗优化?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付志方等就《女性抗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建议》进行了解读。凝血状态受雌激素调控作者介绍,女性血小板活性和凝血蛋白基因转录受雌激素调控。使用避孕药、激素替代和治疗、妊娠期、外科术后、乳腺癌放疗均可致血栓栓塞风险升高。午睡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否则“伤心”
对上班族而言,中午能午睡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但究竟睡多长时间为宜?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和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中午打盹的时间超过90分钟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出1.28倍。结合考虑整体的睡眠时间,与每日睡眠7∼8小时且不午休的人相比,每日睡眠超过10小时,包括中午睡60分钟以上的人,糖尿病的风险超过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