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术前负荷他汀无益(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1]Liakopoulos OJ, Kuhn EW, Hellmich M, et al.Statin loading befor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 randomized trial. Eur Heart J. 2023
各组的安全性结果相似。
研究纳入德国14个医学中心的2635例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至少30天,平均年龄66岁,在搭桥术前12小时和2小时随机给予负荷剂量他汀或安慰剂。
负荷剂量他汀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均无影响,脑卒中在负荷剂量他汀组中更常见(1.7% vs. 0.9%)。
早在2016年,阜外医院郑哲教授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STICS研究显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瑞舒伐他汀不能预防房颤,也不能预防心肌损伤,甚至还有损害肾功能的危险。
[2] Zheng Z, Jayaram R, Jiang L, et al. Perioperative Rosuvastatin in Cardiac Surgery. N Engl J Med 2016; 374:1744-1753.
负荷剂量他汀对术后房颤、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心肌损伤、30天时再次血运重建或心脏死亡/心肌梗死或12个月时死亡也均无影响。
房颤是心脏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前本刊一项Meta分析发现,搭桥术后新发房颤与早期和远期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并延长住院时间。

给予负荷剂量他汀的患者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13.9%,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为14.9%,两组无差异。
最近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StaRT-CABG研究显示,已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在搭桥术前数小时内给予负荷剂量他汀,不能降低心脏事件风险。
来源: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发布: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每个人应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附全文】
近日,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点击可见全文】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真正实现使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由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2:50:42
00003点后不吃东西,减肥更有效!JAMA子刊随机对照研究
已有不少研究表明,限时进食,即将一天内进食时间限制在某一特定时间窗(例如8小时),有助于减重。8月8日,JAMA内科学子刊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提示,在每天限制热量的基础上,尽早限时进食(earlytime-restrictedeating),即每天在早7点至下午3点之间的8小时内进食(晚上不吃),与每天进食时间窗≥12小时相比,可更有效地减重。吸烟悖论不存在!JACC发表研究称,“烟民心梗预后好”是因年轻和并发症少
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不断有研究发现存在“吸烟者悖论”现象,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吸烟与良好的短期预后相关,即吸烟可能产生保护作用。难道真是这样吗?JACC近期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病例数据分析提示,其实不然,只不过是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年龄更小,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少而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炎越早越好!?Eur Heart J主编述评
100多年前,现代病理学之父RudolfL.C.Virchow就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胆固醇诱发的慢性炎症。后来,俄罗斯学者NikolaevichAnichkov用高脂饮食诱发了兔子动脉富含胆固醇的粥样斑块后,Virchow的观点才泛起较大反响。但之后人们的关注点也多聚焦在降低胆固醇方面,而非抗炎。不过剩余心血管病风险让人们再次重审了Virchow开创性言论的意义。养生先养心,倡导积极心理学!广东省医林曙光、谭宁述评文章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谭宁发表述评文章指出,心脏不是一个自动起搏跳动的“机械泵”,特定的性格、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下载原文】大量研究证明,心脏和心理是联动的,主要涉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迷走神经抑制,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免疫状态异常。炎症可能是情绪、心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