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凝药(有助消心室血栓,阜外医院梁岩等研究)
心室附壁血栓的治疗,既往指南推荐多集中于华法林,近年来国外指南中推荐新型抗凝药(NOAC)可作为替代治疗,那么应用新型抗凝药的效果如何?点击观看“大咖说科研”对该研究的讨论视频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梁岩、杨晴等通过分析2010年~2019年599例心室附壁血栓病历资料后发现:新型抗凝药引入临床后,提高了临床医师对心室附壁血栓患者的抗凝比例,而且短期(6周)随访血栓的消退率增加。这项研究中,阜外医院于2013年7月引入利伐沙班,同年9月引入达比加群酯。就此,599例患者中237例为新型抗凝药引入临床前的患者,362例为引入临床后的患者。研究显示,总体599例患者,298例(49.7%)患者出院时给予口服抗凝药治疗。再进一步进行比较发现,临床引入新型抗凝药后较引入前的口服抗凝药比例明显上升(35.9% vs. 58.8%)。随访12周,对有影像学资料的264例患者(61.4%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线数据与血栓转归分析显示,143例(54.2%)患者的心室附壁血栓完全消退。分层分析发现,应用华法林者有60.2%血栓消退、新型抗凝药达到了81.2%,而未用口服抗凝药者仅39.0%(P<0.001)。6周随访时,新型抗凝药引入后组发生血栓消退的概率是新型抗凝药引入前组的2.46倍,12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周,新型抗凝药引入后组较新型抗凝药引入前组血栓消退时间(46.0 d vs. 57.0 d)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室附壁血栓的形成常和心功能下降、室壁运动不协调相关,该研究中的病因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其次是扩张型心肌病,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研究中口服抗凝比例在上升,但未用任何抗凝药的比例仍然高(>25%)。就华法林与新型抗凝药对于心室附壁血栓疗效的比较,多项Meta分析表明,新型抗凝药和华法林用于治疗左心室附壁血栓在血栓消退、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目前指南推荐,具有栓塞高风险的患者根据出血和脑卒中风险评估可短期联合抗凝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该研究中,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比例为19.2%,其中1种抗凝药联合2种抗血小板药的比例为10.5%。研究者表示,随着更多国产新型抗凝药的研发上市,新型抗凝药的应用比例有望进一步扩大,期待更多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来验证新型抗凝药对于心室附壁血栓的治疗前景。
抬头纹多也有问题,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9倍
谢顶、耳垂折痕、皮肤下黄斑,都是一个人心血管病风险高的标志,不曾想皱纹居然也是长给心脏科医生看的。在ESC2018上报道的一项对3200位受试者追踪了20年的研究发现,抬头纹若越多且深,心血管死亡风险就越高。研究显示,抬头纹多且深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是没有抬头纹者的10倍;抬头纹少的人其心血管死亡风险也要比没有抬头纹的人高。欧洲已启动高胆固醇血症疫苗1期临床试验
未来防治高胆固醇血症或者就这么简单:打个疫苗就搞定,而且这并不遥远。近期发表于EurHeartJ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新型疫苗即AT04A疫苗在小鼠中实验结果良好,目前已进行I期临床试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一类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清除的酶,而AT04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大量PCSK9抗体。杨进刚阜外2023-08-10 09:34:000000阜外医院学者分析称,二甲双胍还有降脂作用
二甲双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2型糖尿病一线药物,但有研究提示,这类药物可能还有降脂作用。阜外医院赵连成教授等开展的一项Meta分析进一步证明,对于非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该Meta分析中,TC相关研究35项,LDL-C相关研究31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研究34项,甘油三酯(TG)相关研究36项。阜外医院王浩等研究称,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即刻识别人工瓣膜功能异常
阜外医院王浩等研究提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及时确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协助判别内源性因素并指导外科补救。研究纳入1344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其中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11例,急性围术期人工瓣膜功能异常(AIPVD)发生率为0.082%。11例患者中,机械瓣置换术8例,生物瓣置换术3例。心梗后运动可护心!湘闵学者基础研究
常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心梗患者而言,心梗前保持运动、心梗后保持运动,以及心梗前后保持运动会对心脏有何影响?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洪华山、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唐湘宇等在大鼠模型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前运动训练减少了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增加了心脏疤痕厚度,但是对于心肌梗死后晚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