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抗炎,将成为标准治疗,柳叶刀杂志研究)
近年来发布的几项临床试验发现,抗炎治疗可降低心血管风险,但其在日常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有限,秋水仙碱尤其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人们很少认识到残余炎症风险在正服用他汀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相反,残余胆固醇风险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无明显关联(LDL-C最高四分位者 vs. LDL-C最低四分位者,HR=1.07,95% CI:0.98~1.17,P=0.11),与心血管死亡(HR=1.27,P=0.0086)和全因死亡(HR=1.16,P=0.025)的关联也相对较弱。
该分析涉及的3项研究包括PROMINENT、REDUCE-IT和STRENGTH研究,共纳入31 245例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风险者,他们均接受他汀治疗。
3月6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3项随机临床研究的分析表明,在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中,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可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与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处于最低四分位者相比,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处于最高四分位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31%、168%、142%。
作者指出,炎症和高脂血症可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二者的贡献类似。但接受强化他汀治疗时,炎症和高脂血症对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对贡献可能会发生变化,而这对于辅助治疗措施的选择(比如,是否需要加用其他降脂药物,或以抗炎药物来替代)具有提示意义。
毫无疑问,LDL-C越低越好,在临床实践中确实应该尽可能积极降低胆固醇。但这项新分析得出的数据有力地证明,要想战胜心脏病,不仅要降胆固醇,减轻血管炎症的治疗也应纳入日常临床实践中。
来源:
这3项研究随访5年的结果显示,在应用他汀的基础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约为10%。
在上述3项研究中,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2.1~2.3 mg/L)和LDL-C范围(75~78 mg/dl)以及这两个生物标志物与后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几乎都相同。
作者认为,联合强化降脂和抗炎治疗,可能会成为未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标准治疗。
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态、血压、既往心血管病史、随机治疗组分配等多个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残余炎症风险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阜外医院李建军曾在本刊撰文称,“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但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没有血管壁的炎症,也难以启动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与减轻炎症反应,被视为ASCVD防治的二大基本策略。
秋水仙碱是一种廉价的抗炎治疗,两项大规模随机试验均显示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益处至少与更昂贵的降胆固醇药物相当。
除了他汀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外,权衡抗炎药物的潜在益处对于降低心血管风险也非常重要。
[1] Inflammation and cholesterol as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patients receiving statin therapy: a collabo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March 06, 2023
BMJ研究称,每日100ml含糖饮料,增加18%癌症风险
全球每年有18.4万例因含糖饮料死亡,其中13.3万例死于糖尿病,4.5万死于冠心病,6450例死于癌症。糖和烟草一样,都是有“毒”的。毒性如下:每日100ml含糖饮料会增加18%的癌症风险近日一项纳入10万余人的法国研究显示,每日100ml含糖饮料,就能增加18%总体癌症风险,和22%的乳腺癌风险。局灶性冠脉病变,以薄帽纤维粥样斑块为主!JACC子刊研究
7月19日,JACC心血管影像学子刊发表的一项覆盖五个国家的多中心、前瞻性、单臂研究显示,局灶性和弥漫性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型存在较大差异。局灶性冠心病患者的斑块负荷较重,以富含脂质的薄帽纤维粥样斑块为主,弥漫性冠心病患者则以钙化斑块为主。基于有创和无创影像学的冠心病类型和斑块特征之间的关系杨进刚阜外2023-10-04 14:31:13
0000Lancet子刊:身高每增6.5cm,心血管死亡降6%,癌症死亡风险增4%
你知道吗,虽然身高多由遗传因素决定,但近几十年来人类确实越来越高大,也就是说孩子们长大后要比父辈高出许多,而其中荷兰人的身高增加最多,他们要比150年前的祖先高出20厘米。不过长得高到底好不好?近日一项由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表明,身材高大的人,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降低,但罹患癌症的风险增高。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0:40:44
0006杨功焕:国人近20年冠心病死亡翻倍,农村卒中死亡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
杨功焕等在Lancet杂志发表摘要称,从1991年到2009年,中国所有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近2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升高了一倍。1991年年龄校正的冠心病死亡率为38.24/10万,2009年则高达88.72/10万人,东北、中部和西南部较高。2007年前,冠心病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在之后则为农村高于城市。总体而言,脑卒中死亡比较稳定,但农村地以每年6%的速度增加。美科学家称,仅吃一杯高脂奶昔,血管就会遭到破坏!
甜甜的奶昔,诱惑了很多人的胃。然而,美国乔治亚医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发现,仅吃一杯高脂、高热量的奶昔,就能迅速促使人体内健康正常的红细胞转变成小的、有刺的细胞,而这种细胞会严重破坏血管。科学家指出,一个健康成年男性吃下一杯由全奶、鲜奶油和冰激凌制成的奶昔(80g脂肪,1000卡路里)后,仅4个小时,其血管舒张功能就会变差,免疫系统犹如正经受一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