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国人有脂肪肝(北医三院洪天配等文章)
据一项荟萃分析数据,中国成年人脂肪肝的总患病率为29.9%,脂肪肝发病率为5%或56.7%/1000人年。
脂肪肝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糖尿病)、肥胖(尤其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有关。
除了肝脏相关的疾病之外,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共病在脂肪肝患者中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4倍,从而大大增加了脂肪肝的疾病负担。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BMI正常的中国人群中,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50.3%,女性为63.7%。
脂肪肝患病率在10年内增长了10%,而美国在20年内仅增长了5.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不胖的人,脂肪肝也常见
来自9个省份的抽样显示,9%的儿童/青少年患脂肪肝,辽宁省儿童/青少年脂肪肝患病率高达23.8%,肥胖儿童/青少年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57.6%~71.7%。
来源:
此外,与BMI较高的脂肪肝患者相比,偏瘦的患者患严重肝病的风险更高。
Liu H, et al. Burden of liver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China from 2005-2019: Observation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Feb 13.
脂肪肝的发病率随着地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上升,但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患病率趋于稳定。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显著增加代谢风险,通过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可遏制脂肪肝的高发病率。在目前的中国指南中,生活方式干预和体重管理是脂肪肝的首选治疗方法。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在BMI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脂肪肝的患病率如此之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是比较常见的肝病。美国心脏协会曾发表声明称,全球25%以上的成年人有脂肪肝,脂肪肝是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
瘦人或不胖的人群的脂肪肝不容忽视。因为一些研究表明,在中国人群中,不肥胖的人患有脂肪肝则餐后血糖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肥胖患者。
在高危人群中,如肥胖、2型糖尿病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更高,超过50%。
据估计,我国脂肪肝患者人数从2016年的24633万例增加29.1%,到2030年将达到31458万例。此外,2016~2030年,中国脂肪肝的相对增长率达22.2%,高于其他国家。
众所周知,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的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容易发生中心性肥胖。
北医三院洪天配等发表文章称,在过去十年中,我国脂肪肝的患病率大幅增加,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人群中。
因此,高危人群,包括内脏型肥胖、肌细胞减少症、高果糖和胆固醇摄入以及遗传风险因素(如PNPLA3风险等位基因)的人群,即使他们不胖,也应进行脂肪肝筛查。
根据我国最新数据,不胖的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为30.5%,偏瘦的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1.4%,甚至腰围正常的瘦人中脂肪肝患病率也达17.5%。
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50~5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然后在60岁后下降。
2020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中,基于亚洲人群的数据,不胖和偏瘦的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5.7%和10.2%。
虽然肥胖是脂肪肝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瘦人或不胖的人群中脂肪肝并不少见。
调整女性激素,或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挪威研究
中老年女性打鼾也不少见,近日,挪威卑尔根大学学者研究发现,这可能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较低有关。研究分析了774名年龄在40至67岁之间的女性的数据。551名(71.2%)有打鼾,其中411名还有其他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研究发现,雌激素水平增加一倍,打鼾风险降低19%。孕酮水平增加一倍,打鼾风险降低9%。Lancet刊登ASCOT研究16年随访数据,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有长期获益
近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ASCOT后续近16年的随访数据表明,接受以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和以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为基础的降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有较低的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率。研究者对ASCOT研究中的8580例患者进行了15.7年的长期随访。这些患者均有高血压及其他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没有冠心病既往史。青少年有诱因静脉栓塞抗凝,6周足矣!JAMA研究
JAMA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显示,对于21岁以下有诱因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基于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抗凝6周不比3个月抗凝效果差。研究纳入在五个国家的42个中心的417例21岁以下的急性有诱因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的最常见因素是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和近期的创伤或手术。小儿心外科组织工程路长且阻!阜外医院李守军等文章
畅想未来是件美好的事情。比如,如果对于先心病,尤其是瓣膜疾病,外科手术时使用植入后就具有一定生长发育潜能的移植物就完美了,不用考虑什么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的问题,不过这只是目前人类对组织工程的设想。什么是组织工程学?这是针对当前外科治疗中瓣膜、补片、外管道等人工材料的不足,上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尝试人工制造人类器官以应对器官移植物短缺的设想,直至发展到今日所谓的组织工程学。杨进刚阜外2023-09-29 09:01:02
0000“稳定性冠心病”说法该废弃!Nature子刊学者称,叫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更适合
已患心血管疾病但近期未发生急性事件的患者,通常被称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但是,有专家在Nature子刊发表文章称,这个叫法不妥,应该叫慢性冠状动脉疾病,因为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文章指出,“稳定性”冠心病的概念具有误导性,原因有两个:一是心血管事件存在长期风险,二是有些患者危险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