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时(别有这10个,顾虑,美国心脏协会官网建议)
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时,常见的镜头就是周围的人去做心肺复苏,但是如果对心肺复苏技术理解不够充分,就会施救失败。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官网就指出了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明白的10件事。1. 别等救助人员若遇到有人突然倒下,首先要尽快打急救电话。其次,不要等待专业救援人员,要赶紧施救。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存活可能性就降低10%。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可大幅增加存活概率。具体步骤如下:(1)检查患者反应,可以轻晃或轻拍其肩部,大声询问,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施救。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则让别人打电话,以方便在专业救援人员电话指导下同时进行心肺复苏。(3)不要停止心肺复苏而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让现场其他人去找AED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时,将一只手的手掌部位放于胸部中央,另一只手至于其上,十指交叉,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用力按压。2. 别讲究培训证书有心肺复苏培训证书固然完美,但情况紧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应立即施救。3. 别浪费时间摸脉非专业的施救人员,没必要去检查患者脉搏,而应尽快胸外按压。4. 别拘泥于小节心肺复苏救治中,障碍往往不是技术本身。比如,胸外按压可能需要剪开衣服,暴露胸部。尤其是救治女性时,会让人畏手畏脚。而日本一项针对AED救治的研究显示,如果在校高中生发生心脏骤停,男学生有83.2%会在救护车抵达前接受AED急救,而女生比例仅有55.6%。美国的研究也显示,女性接受心肺复苏的可能性远低于男性。事实上,在这个时候救治一条鲜活的生命,远比拘泥于这些小节更为重要。5. 别在乎人工呼吸如果不愿意口对口人工通气,做好胸外按压足以让心脏泵血。有研究已证实,在最初几分钟,仅胸外按压与给予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效果一样。对于因窒息或溺水而导致心脏骤停的婴儿或儿童,每30次按压后两次人工呼吸很重要。如果不知道怎么人工呼吸,也应做好胸部按压。6. 别担心伤害患者很多人担心可能人没救活,反而对患者造成了伤害。其实, 最大的风险却是袖手旁观。即使做心肺复苏会引起一些问题,但做总比不做好。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7. 别怕移动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需要患者背部有支撑。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按压效果差,需要移动到地面或硬板床上。8. 别担心学了没用很多人认为自己永远都不需要学习心肺复苏,或者认为自己和家人朋友很健康,或者认为不太可能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研究显示,超过70%的心脏骤停发生于家中或私人住宅中。因此,学习心肺复苏,是任何家庭安全保障措施的一部分。9. 别怕没地儿学有备无患,主动学习心肺复苏课程更有助于救治的推广,并提高救治的质量。如果在度娘或小视频上搜索“心肺复苏教学视频”,就可以自行学习了。此外一些社区中心或消防部门等也会进行线下培训。很多人认为AED是给专业人士使用的,要忽略这种看法。通过语音和图片提示,六年级学生到老年人都可以使用。10. 别害怕当英雄救治心跳骤停者,并非独自面对这种紧急情况,现场其他人、急救调度员、急救人员以及医务人员都是站起一起共同面对的。中国每年有55万心原性猝死患者,但大中城市仅4.5%的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而院外猝死生还者比例不足1%,而美国这一比例则是12%。这些都促使学术组织、社区、施法机构、个人等参与其中,促进救治。《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指出,“全民参与”才是提升我国心肺复苏培训普及率的终极策略。来源:Michael Merschel. 11 things to know to save a life with CPR.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ews. February 1, 2023.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白大衣高血压也有危险!重庆大坪医院研究称,白大衣高血压与冠脉狭窄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以前认为,“白大衣性高血压”,即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是一种应激反应,属于良性高血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种“白大衣性高血压”可能也是病理状态,也需要干预。近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旭开教授等发表的一项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提示,“白大衣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狭窄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5:02:21
0000有心梗病史,中风后病情较重!王拥军等90万患者研究
10月6日,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莫大鹏等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注册登记研究结果表明,以前得过心梗的人,得了中风后病情往往较重,院内死亡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明显增加。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推翻了既往一些研究者的错误观念,即既往有心梗的病人由于很好地控制了高风险以及接受了二级预防措施,其发生脑梗风险以及发生缺血性中风后的严重程度均要低于其他患者。每日5分钟呼吸训练,可提高运动耐力
运动有好处,有决心还得有耐力。近日一项美国研究发现,高阻力呼吸肌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中老年人运动依从性,提高耐力。这项研究共对35位50岁及以上成年人分为高、低阻力呼吸肌力量训练组,两组均手持呼吸训练器,每天进行30次呼吸(约5分钟),持续6周。研究发现,高阻力组跑步机力竭测试时间提高了12%,而低阻力组无变化。北京儿童医院研究称,半数婴儿在6个月龄前不恰当补钙,或致超重和肥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学者调查发现,北京地区53%的婴儿在6个月龄前都被不恰当补钙。研究者指出,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粉喂养,其中的钙含量均能满足膳食推荐量,基本上不需要补钙。但应补充维生素D,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同时婴儿晒太阳也较少。健康饮食可防心脏病!美国近21万人追踪32年
杨进刚阜外2023-09-06 17:50: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