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长期效果优于药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消融组和药物组分别有7例患者(4.5%)和15例患者(10.1%)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EARLY-AF研究最新分析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导管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能降低持续性房颤或复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消融组和药物组分别有8例患者(5.2%)和25例患者(16.8%)住院治疗,消融使住院风险降低69%。
消融组和药组分别有87例患者(56.5%)和115例患者(77.2%)发生复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消融使风险降低49%。
来源:EARLY-AF Investigators. Progres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ryoablation or Drug Therapy. N Engl J Med. 2023;388(2):105-116.
房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持续性房颤与血栓栓塞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
随访3年后,消融组有3例(1.9%)患者出现持续性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组有11例患者(7.4%),消融使持续性房颤风险降低75%。
研究纳入30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154例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术,149例药物治疗。使用植入式心脏设备持续监测心律。

0000
相关推荐
对于肥胖者,任何运动都有益!美国2.2万人研究
近日美国一项2.2万人的研究显示,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而言,任何运动量都有助于降低10年心血管病风险。这项研究再次证实了“胖一分,险一寸”。正常体重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6.3%,超重为9.5%,肥胖者为10.1%。不过好在运动能“帮忙”,与坐着不动的人(运动0分钟/周)相比:每周运动≥150分钟的超重者降低52%的10年心血管病风险,这样运动的肥胖者,可降低50%的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2:05:11
0000全球约二成2型糖尿病,归因于空气污染!柳叶刀子刊
在全球范围内,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除了生活方式和代谢风险因素,流行病学等研究证据也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也与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近日,柳叶刀子刊发表研究数据提示,空气污染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2019年,全球约20%的2型糖尿病负担归因于PM2.5暴露。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11:43
0000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该不该手术?湘雅二院经验
对于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是均行急诊手术,还是将其视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一个病理过程,部分首选药物治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新民、唐滔等进行的研究显示:病情稳定型可首选药物治疗,同时“等待并观察”;而不稳定型患者宜首选急诊手术治疗。这项研究共对纳入的135例急性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43例病情稳定,92例病情不稳定。杨进刚阜外2023-09-25 09:40:28
0000早绝经的女士更易患慢病!澳大利亚研究称,更年期后半数女性有慢病
澳大利亚研究发现,一半的女性在更年期后患了慢病,而且更年期提前(≤40岁)的女性患慢性病的风险更高。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症、焦虑症或乳腺癌。这项前瞻性全国队列研究在1996年纳入11258名45-50岁澳大利亚女性,在1996年至2016年进行了跟踪调查。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近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7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针对75岁以上人群,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1、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