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CMO的患者(医生判断可以出院者仅占44,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医疗质控报告)
涉及循环及呼吸相关疾病的共1716例(32.3%),其中42.8%医嘱离院;主要诊断仅涉及其他疾病的共162例(3.0%),其中32.1%医嘱离院。

作者认为,今后仍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国ECMO支持技术的规范化水平。
院内死亡和非医嘱离院率最高的地区为海南(85.7%)、青海(83.3%)及河北(81.0%),最低的地区为陕西(34.2%)、湖南(26.7%)及新疆(25.0%)。
二是通过定期发布ECMO支持医疗质量报告,及时反馈各级医疗机构质量控制结果,并开展质量控制结果执行评比及质量控制结果改进评比,提高不同等级医院及不同地区的水平,从而真正提高国家整体ECMO支持技术水平。
2020年我国成人ECMO支持患者占比为89.9%,而全球注册登记数据成人患者占比仅为44.5%,儿童与新生儿占比分别为21.4%及34.1%。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对开展ECMO培训机构的要求为:每年完成ECMO技术临床应用不少于20例,ECMO技术成功撤除率达到40%以上。这也与2014年ELSO指南中对ECMO中心规模的建议相符,认为每年ECMO支持病例数超过20例的中心患者临床结局优于容量更小的中心。
考虑我国潜在的广大医疗市场、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和医疗保障能力,国内ECMO支持未来数年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
2020年我国接受ECMO支持的新生儿(≤28 d)共192例,医嘱离院率56.3%;儿童(<18岁)共343例,医嘱离院率57.7%。
与截至2020年全球注册登记数据相比,我国新生儿及儿科患者占比较低。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分析了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和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系统(NCIS)使用了ECMO支持的患者,发布了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根据HQMS数据库,2020年接受ECMO支持治疗的5318例患者中,主要仅涉及循环相关疾病的共2915例(54.8%),其中47.5%医嘱离院;仅涉及呼吸相关疾病的共525例(9.9%),其中33.9%医嘱离院。
2020年院内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为海南(71.4%)、辽宁(54.9%)及天津(49.3%),最低的地区为内蒙古(16.7%)、福建(13.7%)及湖南(8.3%)。
三是根据临床情况和国情,更新和优化质量控制指标,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更精准管理。
2020年ECMO支持患者医嘱离院率44.4%,院内死亡率29.1%,非医嘱离院率20.6%。2019年分别为43.4%、31.2%和19.0%;2018年分别为51.4%、27.7%和14.3%。医嘱离院指医生判断可以出院。非医嘱离院可认为是自动出院。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一种,近几年在国内取得较大发展,但面临问题较多。
但2020年我国ECMO支持例数大于20例且医嘱离院率大于40%的中心共47家,仅占全部中心的8.9%,医疗质量仍有待提高。同时,在ECMO支持规模较小的医院中,医嘱离院率更低。
报告指出,我国ECMO支持的总体适应证与术后生存率在逐步接近国际水平,但部分适应证的把握与儿科ECMO支持应用规模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
使用ECMO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28万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2021 年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中国循环杂志, 2022,37:1195-1201.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12.004.
这表明我国儿科ECMO支持发展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明确儿童与新生儿ECMO支持适应证。
儿科ECMO支持发展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
2020年ECMO支持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平均住院时长为20 d,中位住院时长为14 d。

2020年,NCIS纳入医院共实施ECMO支持5866例。在开展ECMO支持的443家医院中,年ECMO支持≥100例的医院有12家(2.7%),实施了1969例(33.6%)。年ECMO支持<10例医院有310家(70.0%),实施了1004例(17.1%)。
所有诊断中包含猝死或休克的患者共2391例(44.4%),医嘱离院709例(29.7%)。
原发疾病以循环相关疾病为主
ELSO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儿童及成人患者的循环ECMO支持出院率为43%、53%、44%,我国2020年统计情况与其相似;呼吸ECMO支持累计出院率为73%、60%、59%。
报告指出,我国在ECMO支持规范化方面较以前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ECMO支持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平均总费用为28.8万元,2018年为27.1万元,2019年为28.1万元。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间住院费用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加强各级医院人员ECMO支持技术工作的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针对临床诊疗不足和失当现象,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ECMO支持的规范化水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我国仅涉及呼吸相关疾病的ECMO支持患者中仅33.9%医嘱离院。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2020年仍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初期,患者年龄偏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快,ECMO支持应用于这一患者群体的适应证不明,导致支持效果不佳。
根据HQMS,2020年ECMO支持患者5318例;其中,三级医院治疗5161例(97.0%);东部2893例,中部1527例,共占83.1%。
吃鱼油预防心血管病,证据充分吗?北大医院刘梅林等综述
近年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些随机对照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肯定了鱼油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在特定人群中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更多指南开始重视鱼油的临床应用。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诸葛瑞琪等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后指出,补充鱼油能否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只有6%的心血管医生回答正确的一个病例讨论
60岁老年男性,反复心悸6个月。自诉每天有心跳加速感,每次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不伴有气促,但如发作时正巧在打高尔夫球则感气促不适。患者坚持每天记录血压和心率,并于本次就诊时向接诊医生出示了日常记录的数值,血压为90~110mmHg/60~70mmHg,心率为90~130次/分,家庭自测设备动态监测的结果表明患者大部分的时候心律不规则。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4:45:55
0000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每周工作≥55小时房颤风险增加,与心梗时房颤风险相似
一项对85494例受试者随访10年的欧洲研究表明,工作时间过长可能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与每周工作35~40个小时(标准工作时间)的人相比,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40%。在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的人中,10年随访期间,每千人中就多有5.2人发生房颤。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47:51
0000午睡超1小时有害!广州医科大学研究
很多人都有午后小睡的习惯,但是多长时间合适?在欧洲心脏病学会2020年年会上,广州医科大学潘哲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每晚睡眠都充足的人而言,每天午睡不要超1小时!研究显示,与不午睡者相比,午睡超过1小时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心血管病风险增加34%。如果将夜间睡眠考虑在内,则死亡风险在那些每晚睡眠多于6小时者中增加。那么午睡不足1小时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