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超1小时有害(广州医科大学研究)
很多人都有午后小睡的习惯,但是多长时间合适?
这项研究共对20多项研究313651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其中39%的人有午睡习惯。
不过,不到1小时的午睡不会增加心血管病罹患风险。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不足者的心血管健康。
研究显示,与不午睡者相比,午睡超过1小时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心血管病风险增加34%。如果将夜间睡眠考虑在内,则死亡风险在那些每晚睡眠多于6小时者中增加。
来源: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Long naps may be bad for health. AUGUST 26, 2020
研究者还表示,对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尚无证据支持养成午睡习惯。
那么午睡不足1小时又如何?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2020年年会上,广州医科大学潘哲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每晚睡眠都充足的人而言,每天午睡不要超1小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研究显示,午睡不论长短均与死亡风险增加19%有关。这种关联在女性和老年人中更为明显:与不午睡女性相比,午睡者增加22%的死亡风险;与不午睡老年人相比,午睡者增加17%的死亡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美国指南不限制胆固醇摄入,不是颠覆性的观念
这段时间,胆固醇有点“火”。起因是美国发布的新版健康饮食建议。这个建议提出,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而在2010年美国公布的上一版膳食指南中,建议胆固醇日摄入量应在300mg以内。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10:06
0000王拥军团队在JAMA杂志发表精准预测我国氯吡格雷治疗获益人群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的团队曾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CHANCE研究发现,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患者,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21天,之后单用氯吡格雷90天的治疗策略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且并不伴有严重出血并发症风险的显著增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眼见为实!高强度他汀和依折麦布等逆转冠脉严重狭窄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个病例表明,无论是冠脉CT,还是灌注成像,其清晰的图像均证明,药物治疗逆转斑块是有效的。患者为42岁男性,主因间歇性劳力性胸痛4个月就诊。既往有高脂血症和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运动心肌灌注成像显示左侧冠状动脉中度缺血(如图A箭头)。冠状动脉CT显示,回旋支近段严重狭窄,有大量粥样硬化斑块(如图B箭头)。杨进刚阜外2023-08-07 16:56:49
0000预防胃肠道出血,中国六成心梗患者用药不合理!CAMI研究新分析
抗血小板和抗栓治疗是急性心梗治疗的基石,但同时会有出血风险。因此,欧美指南均建议出血高危患者采取药物预防胃肠道出血,尤其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近期,一项基于中国急性心梗(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新分析显示,在我国急性心梗患者中,近七成用药预防胃肠道出血,但仅40%左右的患者合理用药。干预左主干分叉病变后,应常规评估生理性残余缺血!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阜外医院徐波、窦克非团队研究
5月16日,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徐波教授研究团队针对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最新研究成果[1]。该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基于Murray定律的定量血流分数(μQFR),以判断左主干(LM)分叉病变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生理性残余缺血的预后意义。μQFR是全球首个融入了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和分叉病变分析模式的计算冠脉生理学快速分析系统,且支持单体位快速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9:42: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