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身体活动,也可防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研究已证实,每天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包括做家务、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等。
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适量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对于很多没时间专门锻炼的上班族来说,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锻炼,上下班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只要有适量的身体活动,就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该研究显示,交通出行过程中的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当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为213~394 代谢当量(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最低。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213 MET-min及≥394 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9%和15%。

进一步分析显示,步行、骑自行车、开机动车时的身体活动量均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均为类似的U型曲线关系。
该研究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一共纳入9350名基线无高血压的成年人,中位随访8年期间,2949人出现高血压。
此前,南方医科大学秦献辉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开展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不论男士还是女士,适量的职业性(工作时)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但重体力活动会增加女士的高血压发生风险。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不论是职业性、交通出行、家务性、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只要适量,对身体总体是有益的。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min 中等强度或至少 75 min 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
来源:[1]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 Res. 2022 Jul 13.
左束支起搏长期效果好!Circulation子刊温医一院黄伟剑团队大规模研究
左束支起搏是人工心脏起搏领域的一种新兴起搏方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团队率先在全球报道首例左束支起搏病例。近年来,一些小规模短期随访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的起搏阈值低而稳定,很贴近生理性起搏。1月9日,黄伟剑团队在Circulation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单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全球首例!欧洲心脏杂志刊登华西医院陈茂团队TAVI预装载干瓣病例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教授团队2016年10月27日在阿根廷做的全球第一例TAVI预装载干瓣,文章在10月31日刊登在欧洲心脏病杂志CARDIOVASCULARFLASHLIGHT(心血管亮点)栏目。Venibri瓣膜的全球首例人体置入在阿根廷科连特斯InstituteDeCardiologia医院进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茂教授、冯沅教授担任主要术者。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1:50:08
0000他汀与痴呆无关!JACC新分析
既往有研究发现,他汀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而也有研究显示,他汀可能会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近期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基于ASPREE研究的新分析提示,在老年人(≥65岁)中,应用他汀与痴呆、轻度认知功能受损或下降无关。分析显示,4.7年随访期间,与不用他汀的人相比,应用他汀的老年人出现痴呆、轻度认知功能受损、任何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浙江学者称,三成交通事故损伤与电动自行车有关,骨折及头部受伤多见
骑电动自行车省力,还快,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外卖小哥。但快,也意味着风险。近期,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从医院的角度提供了电动自行车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数据。他们发现,约1/3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研究者回顾分析了2008~2011年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病例1460例中,有482例与电动自行车有关。兰州大学一院张钲等:边支血管预扩球囊保护边支血管经验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介入治疗病例的15%~20%,在采用主支血管单支架技术时,在主支支架释放后,斑块会向边支移位,而边支一旦闭塞可导致围手术期心梗,影响远期预后。怎么解决斑块向边支移位?近期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孟晓雪和张钲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分叉病变处理中,边支血管预扩球囊保护边支血管技术成功率高,在不影响主支血管置入支架的同时降低了边支血管闭塞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应用于临床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8-04 14:31:0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