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代谢新分型(Metabolism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俊钊,庄晓东,钟碧慧等研究)
参考文献
通过根据6个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变量对患者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在疾病发病之初预判肝外代谢异常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国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MAFLD)主要不良结局为心脑血管疾病,但目前基于肝脏病理以及以体重和糖尿病划分亚型均不能在疾病早期阶段很好地区分远期预后的风险差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图2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新型分型在3组研究人群中所占比例
分类使用2 step K-MEANS聚类分析,潜变量分析以及Kohonen's neural networks机器学习模型筛选出年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 (a) 进行变量建模和亚型验证。
此外,这对于临床医生利用聚类特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目标提供重要参考。随着机器学习等新的算法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不断优化,更加接近疾病发生的核心机制。
[1] Ye J, Zhuang X, Li X, Gong X, Sun Y, Wang W, Feng S, Wu T, Zhong B. Novel metabolic classification for extrahepatic complication of 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A data-driven cluster analysis with international validation. Metabolism. 2022 Aug 19:155294.
不同集群的患者在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和全因死亡率方面表现出差异。与其他集群相比,集群 3 中的患者具有明显最差的生存结果和更高的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据介绍,该研究是国内第一次对中国新诊断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代谢分型的探索,并在国内外大型队列中完成验证。对了解脂肪肝的异质性提供了新角度,结果表明,这种分类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国人及高加索人脂肪性肝患者中。
图1 传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分型和新聚类分型
血清代谢物介导了MAFLD肝脏调节受损对全身代谢负担的影响以及参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因此,结合糖脂代谢异常的指标对MAFLD患者进行精细分类,为准确预测MAFLD患者不同并发症风险及后续干预重点具有重大意义。
注:基于数据驱动的代谢分型方法结果:亚型 1(轻度肥胖和血脂异常相关,MODM)、亚型 2(年龄相关,AM)、亚型3(严重胰岛素抵抗相关,SIRM)、亚型 4[高 Lp(a) 相关,HLPAM]和亚型5(严重混合性高脂血症相关,SMHLM)
Cox回归模型用于比较新分型之间的2型糖尿病、慢性心脏病、中风和死亡率的风险。
该研究招募了来自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脂肪肝中心的MAFLD患者和中国南方三个附属医院的连续住院患者,和英国Biobank数据库对模型进行验证,其中招募了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横断面人群的 1038例 MAFLD患者,国内多中心验证队列10451例(MAFLD的33.4%)和国际Biobank数据库验证队列304141例[MAFLD 的34.9%,包含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测量1010 例]。
近期,庄晓东、钟碧慧教授团队在Metabolism杂志上发文[1]探索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新分型方法。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在临床实践乃至临床试验的应用,将有助于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进行个体化治疗。未来有赖于更大规模、更多种族、前瞻性、多中心的验证研究进一步优化脂肪肝的疾病分型。
确定了五个可在不同人群中稳定分组的 MAFLD 患者亚型:亚型 1(轻度肥胖和血脂异常相关)、亚型 2(年龄相关)、亚型3(严重胰岛素抵抗相关)、亚型 4[高 Lp(a) 相关]和亚型5(严重混合性高脂血症相关)。
研究者对中国新发MAFLD患者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患者的特征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并发症的风险在各亚型中显著不同,且这种亚型分类方法能更好地预测疾病的进展。
桑拿、户外运动、园艺、正念等可减压!柳叶刀子刊文章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压力”列为现代健康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于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2019冠状病毒疫情流行导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流行率增加了25%,这主要归因于长期的社会隔离造成的压力。近期,柳叶刀子刊发表文章基于研究数据阐述了长期慢性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及科学减压方法。持续过度压力有害韩雅玲等研究称:有一部分人接受1年双抗治疗获益更大
对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心脏病患者来说,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疗程目前仍无定论。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等对I-LOVE-IT2研究进行分析后认为,如果患者DES术后残余SYNTAX评分较高(>0分),最好是接受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美大规模研究称,ST段抬高心梗介入治疗后,都应收入重症监护室
很多人都知道,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进导管室开通血管,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类患者开通血管后需要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还是普通病房。目前,只有欧洲相关指南建议这类患者入住ICU。近期,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作后ICU住院指征不明确(可住,也可不住)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恢复治疗可降低其30天死亡率。多动少坐不适用于蓝领,丹麦研究称
多动少坐是我们的口头禅,临床指南建议进行体力活动来缓解颈肩痛和腰痛。但丹麦学者开展的这项研究主要包括工业工人以及从事大量体力活动的工作的所谓的“蓝领”,如护士、清洁工和服务行业需要经常站立的人。该结果表明,对于这些工作中进行大量体力活动的蓝领,增加坐的时间可以降低颈痛和腰痛风险,而增加工作和/或休闲期间的体力活动则会增加颈肩痛和腰痛风险。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称,血PCSK9水平能预测冠状动脉钙化程度
伸指一数,促进冠状动脉钙化的因素好像很多。近期阜外医院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中心李建军、曹晔萱等进行的研究则提示,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对冠状动脉钙化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研究者在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后发现,血浆PCSK9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