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预后差,亚洲队列研究)
有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年轻,多有早发冠脉疾病家族史,且多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心脏骤停。
一项亚洲队列研究发现,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短期预后比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差。
研究纳入5400例患者,其中8.6%的患者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30天全因死亡率(6.4% vs. 12%)、心血管死亡率(5.9% vs. 10.9%)和心原性休克发生率(7.6% vs. 12.9%)均较高,但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低(7.1% vs.10.6%)。
研究者分析,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多为STEMI,且左主干和左前降支罪犯血管病变较多,这提示更广泛的心肌梗死,因此预后较差。
而在随访6年时,两者的全因死亡率相似(分别为18.0%和17.1%)
无论性别或ACS类型,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来源:Long-term outcom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without standar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 multi-ethnic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5400 Asian patients.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22 Sep 12.
Kaplan-Meier曲线显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增加,但30天之后长期随访,没有生存差异。
0000
相关推荐
应用β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者,尤需防暑
近期高温天气频频,而近日一项发表在Nature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这种炎热天气下,服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打折扣。这项注册队列研究对14年临床与气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炎热日子里,发生非致死性急性心梗风险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1:35:11
0000阜外医院应用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经验
阜外医院柳志红、唐毅等发表研究称,心肺运动试验能有效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西地那非治疗疗效并指导用药。本研究中,与健康人相比,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用氧能力(峰值氧耗量、峰值氧脉搏)以及通气效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分钟通气量与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值)明显下降。而西地那非治疗新诊断的肺动脉高压8个月后,患者用氧能力以及通气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心功能分级、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也得到改善。北京急性心梗介入比例提升,再住院率怎样?安贞医院赵冬等6.4万心梗患者研究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等发表研究显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北京介入治疗率从2007年的33.3%上升到2012年的50.9%,6年间增加了52.9%,但出院患者1月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年龄标化率6年间从7.0%上升到8.5%,增加了21.3%。作者认为,虽然6年间介入治疗率有所升高,这些病例出院后30天再住院率仍呈增加趋势,可能与指南推荐的心血管病有效二级预防措施使用比例较低有关。Circulation研究称,暴露于污染空气心脏会变大
英国玛丽女王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发表文章称,暴露于污染空气中,人在心脏结构上发生了类似于心力衰竭早期阶段的变化。研究小组发现,那些居住在喧嚣繁忙的道路边的人接触到NO2或PM2.5与左、右心室增大显著有关。研究者指出,虽然这些参与者看上去是健康,没有症状,但是他们的心脏已经发生的重构,其改变类似与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每天看电视超过5小时要提防肺栓塞
肺栓塞这种疾病可能对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却一直悄悄地潜伏在每个人的身边,而且很凶险,不信就看看下面这些新闻报道:打麻将打出严重肺栓塞;每天打麻将10小时,得了肺栓塞;久坐打麻将,胖依姐突发急性肺栓塞险丧命;机舱邻座有美女,大叔憋尿5小时晕倒;搓麻将久坐,老人肺栓塞致死;肺栓塞可能是“游戏族”“麻将族”新致命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