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表(还能评价动脉弹性,北大人民医院孙宁玲等研究)
作者指出,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的手表可满足使用人群动脉功能的日常监测,且无需专业人士和复杂的操作,相比于专业的大型设备,智能终端价格实惠,方便实用,为低成本大规模人群的动脉硬度筛查和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因此,目前此手表还不能成为全人群的动脉弹性异常的医学临床诊断工具,佩戴者可以作为分析自己血管健康与否的一种方法,针对存在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人群,使用智能终端手表估算cfPWV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开展。
手表测得的cfPWV数据与设备测得的cfPWV对比,以cfPWV>10m/s作为异常的切点,验证结果显示,如果以cfPWV=10m/s为界值,智能终端手表估算的cfPWV绝对均值误差为0.87m/s,Bland-Altman的均值误差-0.17m/s,Bland-Altman的均值标准差1.21m/s,其特异度91.9%,准确度91.0%,灵敏度87.5%,宏观F1值86.0%。
动脉硬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生理以及病理生理的基础,目前高血压指南将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作为评价血管弹性功能异常的一个指标。
后台数据显示:智能终端手表购买者中,<45岁者占66%,45~60岁者占29%,>60岁者仅占5%。
这提示更多的年轻人佩戴智能终端手表及使用具有“血管健康研究”评估功能的智能终端手表,这将会促进人群动脉硬化的检出。

研究显示,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数据及其配套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算法的测试结果与康普乐设备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对动脉硬化早期预测有帮助。
研究采用法国康普乐公司所产动脉硬化检测仪与华为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手表上的心电图(ECG)和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功能估算出来的cfPWV进行对比和验证,以评价具有穿戴移动智能终端手表与手机《血管健康研究》APP的链接在评估动脉弹性中的作用。
来源:孙宁玲,王鲁雁,喜杨,等. 华为智能终端手表估测动脉弹性的评价.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8 ): 836-842.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8.013
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等发表研究显示,与动脉硬化检测仪比较,华为智能终端手表也能较准确评价动脉弹性。
如果出现动脉弹性有增高的趋势时,系统会提醒,便于手表佩戴者主动采取生活方式的干预,例如控制体重和控烟、控盐等。
但研究者也指出,该研究例数较少,没有涵盖多一些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智能终端手表算法获得的cfPWV更适用于年龄<60岁、收缩压<140mmHg的人群。
高血压是“贫穷病”!自然子刊述评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慢性肾病和痴呆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原因。近日,自然子刊一篇述评文章指出,高血压在低、中等收入国家更为普遍,高血压患病率仍在攀升。目前全球年龄标准化的高血压患病率下降,男性从29.5%降至24.1%,女性从26.1%降至20.1%。高收入地区的血压水平大幅下降,从1975年的世界最高水平,降至2015年的最低水平。韩国研究:健康人体重、血压、胆固醇以及血糖水平波动大会增加127%死亡风险
体检时体重、血压、胆固醇以及血糖水平均正常,就真的很健康?近日韩国学者对67万余人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这些指标还要关注其“风吹草动”,如果波动大,同样危害不小。研究平均随访5.5年的结果显示,与那些体重、血压、胆固醇及血糖水平稳定的人相比,上述相关指标波动最大的人,会增加127%的死亡风险,43%的心脏病发作风险,41%的脑卒中风险。有人会说,我的指标确实变化了,但是变好了,难道也有风险?皮肤温度,与血压有关!日本研究
此前有研究发现,气温越低,血压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何冬天心血管死亡率较高。5月16日,日本学者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的一项研究提示,皮肤温度(皮温),尤其是肢体远端的皮温,也与动态血压呈负相关关系,即皮温越低,血压越高。【ESC2019】刘文玲:老老年晕厥多数是高危患者,需要收入院治疗
ESC2019上,来自瑞典的ArturFedorowski教授指出老老年晕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提出了80岁以上老老年晕厥患者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法应不同于一般成年晕厥患者。他从2018年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入手,详细阐明了老老年晕厥诊断与处理的特殊之处。老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4:16: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