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二叶瓣反流发病早20年(JACC亚洲子刊研究)
JACC亚洲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发现,通过对有明显主动脉瓣反流的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和主动脉三叶瓣患者比较,发现需要手术治疗的主动脉二叶瓣反流患者要年轻20岁。
来源:Comparison Between Bicuspid and Tricuspid Aortic Regurgitation:Presentation, Survival, and Aorta Complications. JACC: Asia. 2022, 2 (4): 476–48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除了收缩压较高和左室射血分数较低外,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的症状与心脏重构之间的相关性不太显著。
10年总累积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为3.7%。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的10年主动脉夹层发病率(4.8%)高于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0.9%)。
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10年生存率(86%)高于三叶式主动脉瓣(57%),但校正年龄后差异不显著。
研究者分析,在之前美国患者队列中,与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相比,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症状较少,左室大小与症状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动脉瓣手术率较高,主动脉瓣修复更多见,伴随主动脉手术更多,年龄较小,总生存率高。
最大主动脉直径大于45 mm与更高的主动脉夹层风险相关。
主动脉三叶瓣反流患者10年主动脉瓣手术率高于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51% vs.40%)。但两组术后左心室均恢复良好。
图 美国队列和中国台湾队列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和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的比较
18例患者(其中仅1例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平均最大主动脉尺寸为60 mm。
中位随访时间为4.8年,252例接受主动脉瓣手术,没有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85例在随访期间死亡。
两组患者的绝对左心室大小相当,但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患者体表面积标化的左心室更小,且症状更少。

主动脉瓣手术后,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和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78%。
研究纳入149例二叶式主动脉瓣反流患者的平均年龄(48±16)岁;562例三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的平均年龄(68±15)岁。
心梗时有非罪犯病变,怎么评估及何时干预仍不明确!JACC子刊综述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经常会存在冠脉非罪犯病变。近年来的随机临床试验提示,对STEMI患者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可改善预后。但是,目前尚未确定非罪犯病变的最佳评估方法和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近期,JACC心血管介入子刊发表的一项综述汇总了相关研究证据,对此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即使在病情稳定的患者中,血管造影也并非总是评估非罪犯病变功能意义的良好指标。Martin Wilkins: 肺动脉高压遗传学 迎来新篇章
在肺血管病论坛上,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副院长MartinR.Wilkins教授指出,目前全球肺动脉高压基因遗传学研究正蓬勃发展,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寻找新的药物关键作用靶点奠定了基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发现:“口味重”让我国每年117万人死亡,新疆、青海、西藏、陕西和河北是重灾区
筷子尖儿上的盐,谁也离不开,但国人口味普遍有点重。每日多吃一点盐,危害有多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刘敏等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中国人群进行分析表明,2013年,由于吃得太咸所致死亡人群达117万余人,占全部死亡的12.6%,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2:56:06
0000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晚期肾病患者停用ACEI,死亡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胡伟新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华东地区肾脏病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KidneyDisease》等杂志编委杨进刚阜外2023-09-02 16:06:14
0001TAVI适应证扩大,新型口服抗凝药地位提升!美国更新心脏瓣膜病指南
12月17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新的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基于多项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不开胸主动脉瓣换瓣)和外科主动脉瓣换瓣术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新指南扩大了TAVI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