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09

NSTEMI无危险因素(长期死亡率较低,瑞典研究)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5:46:080

在无可纠正危险因素的患者中,用于二级预防治疗的他汀类药物(76% vs 82%)、ACEI或ARB(54% vs 72%)、β阻滞剂(81% vs 87%)均明显低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女士中应用率尤其低。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约两成急性心梗患者没有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

该研究发现,在无传统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中,其长期(12年)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再次心梗、心衰住院、中风、冠脉血运重建风险均明显低于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但发生率仍较高。

7月25日,一项基于瑞典心梗注册登记研究SWEDEHEART的新分析发现,在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患者中,大约一成没有传统的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他们的30天死亡率高于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负担几乎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一样严重,而出院时接受循证药物治疗的比例较低。

但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等利用CAMI研究进行的一项新分析表明,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危险因素悖论”,实际上心梗患者危险因素越多,死亡风险越高,年龄、入院前特征、就诊时的临床特征和再灌注治疗是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研究者强调,对于所有的心梗患者,无论其是否合并传统的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均应确保其接受最佳的循证治疗。

研究者指出,无传统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ST段抬高心梗患者,由于没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而较少接受ACEI或ARB、β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这类患者早死率较高,但由于30天死亡病例中很大一部分死于出院前,因此未能进行有意义的中介效应分析。其他机制尚不明确。

不少研究显示,无传统可纠正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预后反而更差,有学者认为存在“危险因素悖论”。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该研究一共纳入近10万例非ST段抬高心梗患者,其中11.2%无传统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

来源: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spite No Standar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Results From the SWEDEHEART Registry. J Am Heart Assoc, 25 Jul 2022

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相比,在无可纠正危险因素的患者中,30天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0%和25%,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差异仍然存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