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降压和限盐,理想情况下全球可减少1.3亿人死亡!Nature子刊研究

据推算,目前我国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高值人数 4.35亿。但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多年来,我国成人高血压控制率仅9.7%~16.8%。
表 中国不同研究中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

全球的高血压控制情况也比较差,大约仅2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了良好控制。
7月18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提出了全球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即知晓率80%、治疗率80%和治疗控制率80%。
该研究指出,在现实的实施条件下,至2040年,预计大多数国家可实现高血压“80-80-80”目标,最多可避免2亿人患心血管病和1.3亿人死亡。
其中,人口众多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心血管病和死亡人数减少得最多,而低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病发生率下降幅度将是最大的。
研究者称,实现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可能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基于既往证据表明有益的两种血压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一种是根据各国当地的指南,针对不同心血管风险人群,应用降压药物将收缩压降至≤130 mmHg或≤140 mmHg;另一种是世卫组织推荐的限盐建议。
该研究团队在全球182个国家中以三种情境模拟了上述两种干预策略的效果:
(1)维持现状(对照):允许高血压患病率以既往变化率升高,平均钠摄入量保持在当前的水平;
(2)有所改善:赶上与既往表现得好的国家,例如,在干预覆盖率达到中等水平的情况下,高血压控制速度每年提高约3%;同时,至2030年,平均钠摄入量减少15%(未降至2 g/d以下);
(3)理想情况:高血压控制速度比将表现好的国家更快(每年约4%),至2027年平均钠摄入量减少30%(未降至2 g/d以下)。
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至2050年,所有国家可实现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其中大多数国家于2040年可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非洲和亚洲。而在理想情况下,至2040年,所有国家将实现这一目标。
若维持现状,至2050年,全球心血管死亡绝对人数将从1700万增至3700万,心血管病绝对患病人数将从3.2亿增至7.1亿。
而在有所改善和理想情况下,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导致的预期心血管病的增长将放缓。
与维持现状相比,在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将可避免7600万例心血管死亡和1.1亿例新发心血管病,相对风险分别降低13%和7.1%;在理想情况下,将避免1.3亿例心血管死亡和2亿例新发心血管病,相对风险分别降低22%和13%。
与维持现状相比,在有所改善和理想情况下,全因死亡率将降低4%~7%。
考虑到通过加强高血压控制而减少的大多数心血管死亡将发生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将延长0.78%~1.3%,40岁时的预期寿命将延长1.5%~2.6%,即0.63~1.1年。
研究者发现,在有所改善和理想情况下,在30~80岁人群中,心血管死亡概率将分别降低16%和26%。
其中,约83%~85%的潜在死亡率降低来自于大范围的降压治疗,其余15%~17%来自于限盐。
在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4种具体心血管病中,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可避免的心血管病和死亡中占比最大的,但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东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血性中风相对更重要。
研究者指出,扩大高血压干预覆盖面,可减少各国间心血管病的不平衡,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中收入国家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降幅可能是最大的。
作者表示,要想在2040年实现高血压“80-80-80”控制目标,需要在许多国家大规模推广成功的高血压项目,同时执行世卫组织支持的限盐政策。这反过来需要各国在开发新技术、分享最佳临床实践等方面共同协作。
作者强调,实施上述两项高血压干预策略是各国和全球卫生系统的当务之急,这将在一定程度对抗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心血管病增长,减少心血管病治疗需求,缩小全球贫富国家之间心血管病结局的不平衡。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发文指出,如果每个家庭将普通盐更换为低钠盐(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有咸味的氯化钾),所有餐馆、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制作和加工食品,那么全中国将减少10% 以上的死亡。粗略计算,将减少约 100 万人死亡。
来源:[1]Modeling global 80-80-80 blood pressure target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Nature Medicine, 18 July 2022
阜外医院2413例肥厚型心肌病报告:这种类型的心肌病预后最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樊朝美、安硕研等研究发现,虽然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但其预后差。而且这类患者多合并尖室壁瘤,临床上应注意识别。本研究中,2413例肥厚型心肌病中有66例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占2.74%。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中部峰值压差≥30mmHg,且收缩期左心室中部闭塞或梗阻呈“沙漏状”。他汀或可预防抗癌药物心脏毒性!加拿大研究
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这两种癌症药物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然而,这些药物有心肌毒性。近日,JAHA杂志发表的一项加拿大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早期乳腺癌患者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治疗后心力衰竭的风险。研究对2007年至2017年间66岁及以上接受蒽环类药物或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进行了回顾分析。瑞典31万人研究称,要想长寿,身体素质就得好
瑞典一项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心肺健康研究发现,无论年龄、性别和基础健康水平如何,体力活动越多,心肺功能越好,寿命就越长。研究者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爬楼梯,多走路,骑骑自行车就足够有益于健康了。这项研究纳入316,137名18-74岁的成年人,他们于1995年至2015年在瑞典进行了第一次职业健康筛查。JACC:Takotsubo心肌病预后与心梗相似
在临床上Takotsubo心肌病与心梗较难鉴别,近期发表于JACC上的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新启示。这项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不仅如之前研究一样发现Takotsubo心肌病患者多为女性,而且发现患者通常所伴的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少,且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精神疾病以及偏头痛等相关。研究者认为,这些新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个体化鉴别诊断。阜外研究柳志红研究称: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阜外医院柳志红、高柳等研究提示,对于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应该注意筛查有无呼吸疾病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本研究中,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NT-proBNP和6分钟步行距离均低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缺氧很可能是导致该类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缺氧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大部分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