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长寿有十个秘诀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病,此外包括癌症与心血管病等许多慢病的危险因素。
多吃水果蔬菜有助于改善健康,比如研究显示,有助于降低胃癌、食道癌、胰腺癌、肺癌的风险以及心血管病、痴呆和死亡风险。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包括可溶和不溶两种,在日本饮食中,海藻和水果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大米、蘑菇、燕麦片、全谷物、蔬菜、豆类、坚果、豆类是不溶性纤维的主要来源。
此外,就从人群层面而言,降低鱼的价格,有利于鼓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多吃鱼。同时应让公众提高多吃鱼有利于健康的认知。
因此,日本人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多吃豆制品。

鱼类也是日本饮食模式的重要组成。这第九个秘诀自然就是多吃鱼了。
吸烟在中国是个重要的公共问题,在2017年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近全球因烟草使用而死亡人数的1/3。
鱼类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胰腺癌、肺癌、肝癌等的发生风险,还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8. 多吃蔬菜水果
比如之前有研究显示,女性每周吃5次豆类食品可将脑梗死、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封闭降低36%、45%和69%。多吃豆类尤其有利于绝经后女性。
[1] Arafa A, Kokubo Y, Kashima R, et al. The Lifelong Health Support 10: a Japanese prescription for a long and healthy life. Environ Health Prev Med, 2022, 27: 23.
文章指出,提前制定好膳食计划是改善饮食的最好模式。饮食中应包括更少的油炸食物,并且零含糖饮料。
一说豆类,味噌、纳豆、豆腐、豆粉都是日本饮食的重要部分,日本人吃的豆制品明显要多于西方人群。
文章建议,可以用纳豆、煮豆、和豆腐做做小菜,喝喝豆浆,低盐或零盐做做味噌酱。
日本人也颇爱杯中物,针对饮酒,文章指出,不饮酒的人最好不要开始饮酒,酒精依赖也是一种病。
1. 不吸烟
文章指出,18~64岁男性和女性分别每日至少摄入21克和18克膳食纤维,而老年男性和女性至少摄入20克和17克。
文章指出,要注意食物标签上盐的含量,同时建议使用香料、香草、柑橘汁等代替盐来让饭香香,同时餐桌上不要放盐瓶或咸的酱汁。
3. 少喝酒
2. 多活动
10. 保持健康体重
低盐饮食者则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日本的传统饮食模式偏咸,此外1995~2016年盐的摄入量虽下降,但仍几乎是推荐量的两倍水平。
而多吃豆类,有助于降低胃癌、乳腺癌、心血管病、、糖尿病、脑卒中、痴呆风险。
近年来很多研究显示,饮酒根本不存在安全范围。
7. 膳食纤维要足够
日本人长寿全球知名,男女平均均近耄耋之年。有何秘法?
为保证摄入足够的蔬果,文章建议,水果蔬菜要列在购物清单上,此外还可将水果蔬菜添加到菜肴中,比如凉拌蔬菜沙拉,添加生的、煮熟的或蒸熟的蔬菜作为配菜等,此外水果就可以作为零食吃吃。
日本食品一向以健康出名,但是其中还是有些不太健康的食品,比如油炸的天妇罗(用调好的面糊裹了菜或肉的炸食)、炸丸子、炸猪排、炸鸡等。
从1952年以来,日本人群膳食纤维的摄入持续减少,尤其是年轻一代,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明显不足。
5. 少盐
这就要求定期进餐,饮食有度,多吃蔬果等高纤维食物,避免垃圾食品,勤加锻炼。
来源:
在增重或减肥时,最好咨询咨询医生。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肥胖的界定是体重指数高于25 kg/m2,不过文章指出,即使在这个标准以下,腹型肥胖者肚子上的肉肉还是可能不利于健康的。
文章指出,在卫生政策层面,需提高酒类税收,减少酒类销售,并限制未成年人接触酒类。
9. 常吃鱼
文章建议,将红肉和肌肉替换为鱼类或海鲜,以补充动物蛋白。
日本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油炸食品持续增加进入餐桌,随着日本饮食模式的细化,含糖饮料也喝得多了。
4. 少吃油炸食物、少饮含糖饮料
对于不好烹饪鱼的人而言,市售的低盐金枪鱼和鲭鱼罐头或有帮助。
长寿秘方是由日本国家脑心血管中心的预防医学专家开发和总结,已被广泛用于人群健康指引,以预防心血管病、癌症、认知能力下降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
近日,日本学者透露了十个长寿秘诀处方(Lifelong Health Support 10,LHS10)。
6. 多吃豆类
文章建议,可在每餐中多吃蔬菜,水果当当小食,沙拉中加点小扁豆等豆类,粗粮(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片、大麦、麦麸和藜麦)来替代替代精米精面。
此外,多吃鱼还与痴呆症、重度抑郁症和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有关。
很多人喜爱喝面汤,文章建议还是不要喝面汤,还应限制味噌汤的摄入到1杯/天,另外少吃腌菜,尽量少用咸酱油,用低盐或零盐的酱油代替。此外还要少吃加工肉类。
日本强调未成年人限制吸烟、禁止工作场所吸烟,并制定了预防吸烟和戒烟计划,同时提高了对烟草的税收。
文章指出,保持适当的体重很重要,应避免过多增重或减重。
文章中推荐的每日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分别为200克和350克。
吸烟就是燃烧生命,而且即使少吸,也能增加全因死亡、癌症和心血管病风险,而且吸烟越多,这些风险越高。
电子烟的监管在中国也是个问题,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15岁人群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由 2015年的0.5%上升到 2018年的0.9%。
参与团队或有同伴,有助于长期坚持体力活动。
各种措施的有力执行,使得日本吸烟率在青少年、中老年人中一直保持下降。
而这些不健康食物会增加癌症、心血管病风险。
膳食纤维也是好处一箩筐,研究显示,有助于降低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心血管病及全因死亡风险。
此外,除了步行,爬楼梯、骑自行车上班,以及多做家务,都是让身体活动的好办法。
这十个长寿秘诀如下:
文章指出,对于体力活动较少的人,可以从步行和进行伸展运动开始。延长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可有效促进健康。
住院率增加,病死率下降!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我国医改成效有喜有忧
为了达到2020年实现全面医疗的目的,2009年我国开始进行了重大医疗改革。近日,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结果提示,自2009年医疗改革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住院率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下降,中风和冠心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009年至2016年期间,校正多个潜在混淆因素后,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住院年增长率为4.2%,其中中风和冠心病住院年增长率分别为3.6%和5.4%。“神药”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发威:15年后仍有效
很多人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而近日DPP/DPPOS研究组发表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助于降低这部分人15年内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血糖较高贴近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或者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研究随访15年结果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较之服用安慰剂者,可降低17%~36%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广西医大一附院李浪:预防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三步曲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过程中,如果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会影响远期临床转归。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浪和苏强两位医生则在本刊交流了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防治。心肌损伤标志物应作为PCI术后常规检查项目低碳饮食减肥要警惕营养不良!控制体重没有灵丹妙药
近年来,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越来越受欢迎。近日,一项新研究称,受互联网媒体宣传影响,很多肥胖者热衷于这种节食方法,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然可以减肥,但是存在健康危害。什么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热衷者们通常会限制对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摄入,包括面包、面食、蛋糕和糖果,还可能包括土豆和水果。喝咖啡可防糖尿病,但年轻人例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近年来,大多数研究发现,适量喝咖啡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但证据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队列研究和荟萃分析。复旦大学学者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1万余成年人数据进行研究后进一步证实,喝咖啡是一种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年女士和老年男士,经常喝咖啡有保护作用,但30岁以下的年轻成年人如果每天喝咖啡,糖尿病风险反而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