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房颤(应警惕心衰,欧洲心脏杂志超300万人研究)
研究中,1.3%在出院时首次诊断为房颤,6.7%曾被诊断为房颤。
其中,在7.7万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中,18.8%发生术后房颤,在1.7年的随访中,与未发生房颤的患者相比,术后房颤患者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增加33%。
阜外医院一项Meta分析提示,心脏搭桥术后新发房颤与早期和远期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而且会延长住院时间。
[1]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Eur Heart J. 2022 Jun 28.
在29万名无心脏病史的非心脏手术患者中,0.8%发生房颤,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增加了1倍。
同期述评中指出,该研究进一步表明术后房颤反映出潜在的心房和心肌结构变化,易诱发急性房颤事件,进而发生其他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衰住院。
有研究显示,高达40%的心脏手术患者和2%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房颤。在临床上,术后房颤通常被视为由手术应激和儿茶酚胺释放引发的相对良性事件。
来源:
分析显示,与非新发房颤患者相比,心脏搭桥术后新发房颤患者的术后早期全因死亡、术后早期脑卒中、术后远期全因死亡、术后远期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1.21倍、1.2倍、73%、47%。
研究者称,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研究,表明术后房颤与未来的心衰住院有关。术后房颤可能是心衰的先兆。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针对300多万患者的研究显示,手术后发生房颤的患者因心衰住院风险增加。
[2] Middeldorp ME, Albert CM. Post-operative AF and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s: what remains hidde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Eur Heart J. 2022 Jun 28.
老年人心脏标志物正常值要提高!?美国三学会发文
除了望闻问切,视触叩听,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影像学的检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预后和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老年人群中,生物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指标的“正常”范围通常较宽,与年轻成人的异常范围相重叠,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特异性。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美国老年医学学会相关专家进行了探讨,并发文JACC。阿司匹林也能抗疫!美研究显示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对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每日服用低剂量(81mg)阿司匹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研究显示,那些服用阿司匹林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或接受机械通气的可能性降低,生存几率更高。不过研究者很严谨地表示,这个重要的发现还需随机对照试验去进一步肯定,这样方可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抗疫,以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风险。中国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专家共识十大要点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近日发布了《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共识指出,休克的最佳定义是急性循环衰竭,即由于失血、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休克是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需综合病因、组织灌注不足临床表现、血压、血乳酸情况早期识别急性循环衰竭。该共识的十大要点如下: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1:07:11
0000北京世纪坛医院学者称,新超声技术证实介入治疗CTO可改善心功能
北京世纪坛医院王萍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利用一种叫做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的新型超声诊断技术可以早期、定量、敏感地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动态变化,为这类患者PCI的疗效判定和预后判定提供了一种无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