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接触臭氧(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Lancet子刊周脉耕等研究)
在完全调整后的模型中,研究者发现臭氧与总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臭氧浓度每增加10 μg/m3,HR=1.093)、缺血性心脏病(臭氧浓度每增加10 μg/m3,HR=1.184)和中风(臭氧浓度每增加10 μg/m3,HR=1.063)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发表在Lancet子刊上的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接触臭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臭氧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影响比65岁以下人群更为显著。
周脉耕团队等曾发表研究发现,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北京。
研究没有发现性别、教育水平、吸烟状况、城乡居民和地理区域的相关性有任何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臭氧对心血管死亡率的慢性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一致。臭氧对心血管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归因于许多因素,例如暴露估计的准确性、随访时间、人群特征和臭氧暴露水平。因此,迫切需要从长期大规模队列研究中获得更多证据,以便更好地了解臭氧对心血管系统的慢性影响。
研究者指出,几乎所有关于臭氧慢性影响的研究都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等高收入国家进行的。该研究首次在中国观察到了类似的显著关联。
随着光照时间增多,天气变热,臭氧8小时浓度将逐渐替代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
来源:[1]Long-term exposure to ozon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Chin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 2022, 6(6): e496-e503.
研究者发现,臭氧与心血管死亡率之间几乎呈线性暴露量-反应关系。
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长期接触臭氧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比65岁以下人群更为显著。
[2]Peng Yin, et al.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deaths, disease burden, and life expectancy across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Planet Health, August 17,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调整PM2.5后,臭氧与总体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相关性几乎没有变化,而与卒中死亡率不再相关。
这项全国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2011年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96955名居民,被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随访期间平均臭氧浓度为89.7 μg/m3。
阜外医院袁晋青、宋雷和赵雪燕团队ESC最新科学报告:发现与预后有关的血脂代谢基因变异!
在新近召开的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0)上,阜外医院袁晋青、宋雷、赵雪燕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获邀参加ESCLate-BreakingScience报告。研究参与者黎嘉雯硕士以线上会议形式向参会者介绍了有关研究内容。杨进刚阜外2023-09-09 14:21:390000村医显身手,血压降至<130/80获益有新证据!Lancet再发孙英贤团队中国农村高血压研究
目前,关于高血压患者的最佳降压目标值,国际上仍存在争议。我国和欧洲等高血压指南以140/90mmHg为降压目标,而2017年美国指南则以130/80mmHg为降压目标。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2:56:380000超声证实左束支起搏安全性良好!阜外医院研究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但该术式目前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其操作安全性、标准术式以及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阜外医院逄坤静等采用超声心动图方法初步证实LBBP短期随访起搏电极位置及安全性良好。研究纳入LBBP患者122例,其中起搏器植入86例(起搏器组),左束支再同步(L-GRT)植入36例(L-CRT组)。高润霖院士等十二五课题组报告:我国≥3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0.71%,预计有487万房颤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王增武等进行的十二五课题组报告,我国≥35岁居民中,有0.71%有房颤。该研究估计,估计中国≥35岁居民房颤患者约有487万。研究中,有34%的房颤患者并不知晓自己有房颤。2004年胡大一教授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66%,本次调查的患病率升至0.71%。相比而言,欧洲和美国成人为1-4%,中国仍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7:55:070000Lp(a)“为非作歹”,得有前提条件!JACC研究
Lp(a)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炎症水平长期较高,也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二者之间有没有关联?近日一项发表在JACC上的研究发现,Lp(a)相关的心血管病风险,仅发生在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中。也就是说,伴有Lp(a)升高和全身炎症水平升高的人,心血管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需要积极的心血管病风险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2:36: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