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血糖(可防心衰进展,JACC研究)
其中没能控制好的血糖或糖尿病会使得A期心衰患者有1.5倍的可能进展为明显心衰,在B期心衰患者有1.8倍的可能性。
研究者表示,临床前心衰患者人数较众,约是明显心衰患者的3~4倍,通过在早期控制好糖尿病,比如改变生活方式,优化药物治疗等,有助于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
[2] Heart Failure: An Underappreciated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A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June 01 2022 .
研究者认为,在早期控制好糖尿病有积极意义,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心衰加重或进展到晚期。
近日,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早期心衰老年人群,没有控制好的血糖或糖尿病会大大加速心衰进展到晚期的风险。
[1] Justin B. Echouffo-Tcheugui et al, Diabetes and Progression of Heart Fail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2). DOI: 10.1016/j.jacc.2022.03.378
此外对于B期心衰患者进展至明显心衰的年龄,要比控制好的糖尿病者或无糖尿病者更为年轻(平均年龄:80岁 vs 83岁 vs 82岁)。
这项研究共纳入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ARIC)研究中4700位参与者,其中1551例处于心衰A期,3223例处于B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近日,美国糖尿病学会发表的共识也强调,心衰是一种未被重视的糖尿病并发症,建议每年至少检测1次利钠肽或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水平,以确定是否存在B期心衰及其向症状性心衰进展的风险。
来源:
研究显示,未能控制的血糖或糖尿病与心衰A期、B期患者的心衰进展相关。
A期即至少有一种心衰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或肥胖,但无结构性心脏病。B期指存在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但无心衰迹象或症状。
吸烟 高血压,会扰乱肠道菌群!北京朝阳医院陈牧雷等研究
既往研究已发现,高血压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5月24日,北京朝阳医院陈牧雷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高血压患者如果吸烟,肠道菌群失调更明显。研究者认为,这说明吸烟可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受损。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烟对于改善肠道菌群尤其重要,这可能也有益于预防心血管事件。提高GRACE评分预测价值有新法!ESC 2021阜外医院赵雪燕等研究
GRACE评分是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危险分层评级的预测工具。在2021年ESC大会上,阜外医院赵雪燕与其援建指导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王喜萍、郭继东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GRACE评分联合BNP和HbA1c显著提高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9:06:55
0001ACC/AHA/SCAI更新STEMI患者急诊PCI指南:PCI治疗非梗死动脉成IIb推荐
近日,美国ACC/AHA/SCAI对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指南进行了更新,最主要的更新是“一升一降”:升高了STEMI患者的非梗死相关动脉进行PCI治疗推荐级别;降低了PCI前进行常规血栓抽吸术的推荐级别。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7:32:04
0000冠心病合并晚期肾病,也应放支架或搭桥!安贞医院宋现涛等研究
冠心病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主要死因。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死亡风险逐渐增加。但合并晚期CKD,尤其是接受透析的冠心病患者,医生往往不愿意进行支架或搭桥治疗。近日,安贞医院宋现涛等发表Meta分析研究称,对于合并晚期CKD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冠脉介入降低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而搭桥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相似。心脏介入医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高
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吃射线的心脏介入医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研究者发现,与对照者相比,心脏导管室人员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而且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导致衰老的一些生理过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会缩短端粒长度,端粒长度有时被我们用作衰老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分析发现,辐射剂量越高,辐射风险评分越高,颈动脉内膜中层越厚,白细胞端粒长度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