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坐多动(预防中风,美国研究)
数据显示,体力活动不足导致超过7.2%的全因死亡,7.6%的心血管病死亡,还有高达8%的慢性疾病。
[2]罗富健,曹杰,董忠等. 2011 年北京市成年居民身体活动与经常锻炼现状调查. 中国循环杂志. 2018,33:73-78.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8.01.014.【如阅全文请留言】
久坐不动,体力活动不足已是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增强人群体力活动水平,世卫组织还发布了首个全球身体活动行动计划,并制定了到2030年将身体活动不足减少15%的全球目标。
这项研究共对7600位45岁以上成年人追踪了7年。
而且,活动强度没那么大的日常活动,比如做做家务,就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生命还是在于运动。
一想到脑卒中后半身不遂,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生活,当前怎么预防?
但是能够达标者并不多,比如研究者介绍,仅有23%的美国成年人达到了推荐的运动水平。
来源:
研究者发现,那些每日久坐在13个小时及以上者,会增加44%的脑卒中风险。
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显示,少坐多动就有助于预防脑卒中。
[1] Steven P. Hooker et al, Association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Risk of Stroke Among US Adults, JAMA Network Open (2022).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15385
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全球疾病负担巨大。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以北京为例,阜外医院黄建凤、陈纪春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市仅31.5%的居民经常锻炼。
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中年缺铁,易患冠心病?德国研究
缺铁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而近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心力衰竭子刊的一项德国研究发现,如果中年缺铁,会增加十年后冠心病及死亡风险。这项研究的缺铁定义为两种:功能性缺铁和绝对缺铁,前者定义为储存铁(铁蛋白)和循环铁(转铁蛋白)的缺乏,后者定义为储存铁(铁蛋白)的缺乏。研究显示,与无功能性缺铁者相比,存在功能性缺铁增加24%的冠心病风险,26%的心血管死亡风险,12%的全因死亡风险。开滦研究:血压持续较高者易发生房颤
开滦总医院杜鑫、吴寿岭等基于开滦研究人群数据,首次分析了亚洲人群收缩压纵向轨迹与房颤关联性,证实收缩压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轨迹模型是一项基于多次重复测量值的数据分析技术,其遵循着同质的发展轨迹进行分组,可以评估长时血压变化趋势,研究不同血压轨迹组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中国搭桥患者围术期抗血小板共识十大要点
近年来,大量前瞻性临床试验使得临床抗血板治疗观念不断变化,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层出不穷,各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作为一位心血管医生,您是不是对于搭桥患者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哲和上海瑞金医院赵强领衔专家组制订了中国搭桥围术期的抗血小板共识,该共识主要有以下十个要点:1、所有患者术前不停用阿司匹林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血压波动加速认知功能障碍,而非血压数值
近日,发表于《Hypertension》杂志的研究显示,对于55~64岁人群,长期血压变异性较大会加速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者表示,血压变异性大提示血流不稳定,血压波动过大会导致血管炎症及功能损伤。这会导致引起大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